假设你要去拔牙了,一个医生拔牙很快大概20分钟,可是在最后的时候让人觉得很痛。另一个医生比较慢,大概40分钟,可是最后让人觉得不那么痛。你会选择哪个医生为你拔牙呢?正常情况下,人们应该会选择20分钟的那位,毕竟拔牙本来就让人痛苦,长痛不如短痛嘛。然而,卡尼曼的研究告诉我们,我们极有可能选择40分钟的。
这里面涉及到了两个发现,一个是峰终定律,即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记忆仅限于高峰和结尾,事件的过程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在拔牙的最后我们觉得非常疼的话,我们会对拔牙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另一个发现是过程忽视,即过程的持续对整个事件的评估没有影响。这就好像在说,长痛比短痛好,只要在最后让人觉得不那么痛就行。
由此我们也发现了,我们对一件事的评价往往是从记忆中的体验提取的。而我们实际的体验效果反而容易忽视。例如,我们去听一场非常棒的音乐会,可是在结束前,现场设备出现问题有些杂音很刺耳。那么你还会觉得这场音乐会很棒吗?恐怕当你谈及这场音乐会的时候评价不会很好,尽管大部分时间音乐会非常美妙。影响这个评价的就是我们的记忆,而记忆又会对最后的不好的体验非常深刻。直接会影响你的判断。
那么我们根据记忆得出的判断就会产生偏差。我们会特别关注一件事的最后时刻,而忽略整个过程的发展。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往往很重视结果(好的结果),而忽视过程。我也无法评价这种天生的认知偏差,毕竟我也老是陷入这种境地。我在想如果我们真的珍惜了每一刻,还会真的那么在意这结尾的感受吗?不知道你的答案会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