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作曲、音乐本体理论与表演专业“自学能力”的测试——应试学习之外

作曲、音乐本体理论与表演专业“自学能力”的测试——应试学习之外

作者: hlyao | 来源:发表于2020-02-15 18:08 被阅读0次

    学音乐的人都知道,“爱乐”是第一要旨。一万个学音乐的人能出成品50人,就算很不错的比例了。不能否认,能够坚持下来的大都是爱乐者。否则你想想,几十年来仅仅学作曲的人,全国保守估算以每年培养100人计,50年来,到现在还有多少作曲家、理论家仍然在出成果?剩下的人都干什么去了?

    学音乐表演的人就更多了,所剩无几的概率同样说明了什么?

    我认为,社会需求总是有限的,首先是全社会不需要那么多作曲家、理论家和表演家;其次是优胜劣汰,天外有天,好中总有更好。几乎在每一位学音乐孩子的家长的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独特、最有天分的,殊不知,别人怎么样,你怎么会知道?!何况,学习阶段是一回事,走向社会面对实际又是另外一回事。第三,几乎所有 “学有所成”的音乐家,其成就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悟性”上,学艺术学科的没有悟性,就好像理工科没有“分寸感”一样,这基本的“专业素质”唯一的品格来源于“悟性”和“自学能力”,并不是靠某位老师得到什么。 当然不能否认,好的教师对于学习者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当你毕业走向独立工作的社会层面,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难道自己就不进取了吗?

    从我在自身工龄43年的社会实践、在央院作曲系从教20多年的教学经历中,深深体会到:自学能力是教不了的,但它却又是音乐家一生独立学养的专业资本。 我的学生们的年龄从50后到00后,时间跨度近五十年,大都学有所成。其中有本、硕、博各个学位层次;作曲与理论分析各自不同的专业。学得好的人,几乎都是自学能力的强者。随着教学时间的逐步推后,我发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逐年退化,学术的制高点在逐年放低。 “教学相长”的道理大家都懂,遇到爱学的学生,教师也愿意尽力而为,老师在教学中也会有所感悟、促进教学质量的长进;比较观察的结果是,90后的大部分学生都不爱学,应试教学的体系越完善,学生深受其害的影响越深入,心理的承受力也越来越低,“爱乐”的代价也越来越大,造成被动应试、不得不学的局面,面对此种局面,教师教起来当然就会失去了动力,“应付成为主流”。

    “自学能力”由好奇心、兴趣点所支撑引发、由耐得住寂寞,观察细节的关联性而被获得、由善于贯通知识,综合认知的感受而被深入。

    我认为,音乐的自学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联想想象能力:                            听觉与视觉的印象互转、情绪感化上升为理性思维。比如,当你听到一段旋律,就可以想象到一种视觉画面,进而想去创作另外一幅类似的自己的画面;听到某些和声和节奏,就能联想到某些特殊的场景,进而愿意尝试去做类似属于个性发挥的音响实验。

    2.    理论化为实践的能力:

    概念与术语属于音乐的知识范畴(连技能都称不上),不断停靠在理论名词术语上,犹如小学生的知识竞赛,格局太低,与艺术的创造性无缘。比如,教学中会遇到“复调、对位”的说法差异,不要陷入无休止的争议,而是学会在实际作品中找到答案;乐理学到“音程”就能用它编写一段你想要的音乐;学会和声连接法,就马上想要把它变成钢琴织体(自发的,不是由谁去布置);学会怎样写钢琴曲,就设法将其作为缩谱,去尝试配器,等等。概念与术语永远都是为创作、表演、研究服务的,而不是做它的“奴隶”。

    3.      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到“一点”,自觉扩大到“十点”。比如,学到小提琴的泛音就马上想到同是弦乐器的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它们的泛音有哪些类似,那些差异?!再比如,在C调上学会和声理论的五度循环,就马上想到在各个不同调性上试一试。当我们谈到曲式结构时,马上就能想到“音色结构”、“节奏结构”以及“其它音乐参数结构”。反之, 一个属七和弦学了一星期,也不会关联到副属和弦的应用上,这就是被动教学。

    4.      现身说法的能力:

    遇到一件敏感的问题,总是会反问自己,如果是我,该如何去做?比如,当接触了巴托克的五声性和声,就能想到如果是我,在面对中国音乐风格,我能做什么?当看到 Tonal music is an existing basis to all the modal scales  (调性音乐是所有调式音阶的存在基础) 时, 马上想到是,“无调性音乐是以十二音半音化的有序或无序方式构建”这句话,英文怎么说。类似的说法还有什么?

    5.      从技能“点”到知识“面”, 音乐学科分为技能、知识、修养几大部分。没有技能训练就不能称之为“艺术”;没有理论知识,技能就不能持久;所谓知识面就是综合能力的初级阶段,把所学及时地变成所用。比如,当你学到单旋律、音程、和弦的知识点之后,能把它们的个体形式逐次变成纵向结合的旋律+ 伴奏。谈到和声分析一系列的和声连接标记功能时,能够马上变换其中一些和弦,使之迅速变为类似的音响效果,从而变为在和声进行记忆中自己能够灵活处理的能力。“模仿”教学只能是阶段性的权宜之计,不能代替系统的技能。                           

    6.  集中深入的能力:

    不走神,不分散也是一种能力。现在是信息社会,被吸引的事物越来越多。当你谈到爵士和声时,马上就会被皮亚佐拉的作品片段吸引、进而又被亚当斯的和声牵动,下一分钟又会聊到肖斯塔科维奇的爵士和声,只是谈感受、情绪主导,如此一来,回过头来一看,你不能深入探讨,什么也没有得到。精力分散是自学的大敌,也是耐不住寂寞的典型表现。

    7.    内心听觉的能力:

    从一段旋律、几个和弦、到管弦乐音色、总体节奏律动,你内心的感受与真实的现实距离越小,说明你的内心听觉能力越好。这一切与视唱练耳所教所学还不完全是一个层面的事情,机械认知与对症听觉,是主动与被动的最大区别。工具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不能得到属于你自己的能力。常见的弊病:对着钢琴找和弦,边弹边记谱,一时之功完成作品,却不知因何道理得知的和弦;做着MIDI找音色或和声,找的是大众听觉、共性音响,甚至是经验式的“套路”,越作越没有个性,越作越没有自己的内心听觉感受;譬如,乐器法的问题没解决,如何能够做到不违反真实乐器的规则?做出来的总谱很多在乐队中无法演奏便是常事。

    8.    善于发现艺术特质的能力:

    听到一段音乐,马上就能感受到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看到一段乐谱,很快就能发现,它有什么值得探讨的问题?研究理论问题,着眼点不是“通吃”本体理论,将四大件“通说一遍,套用音乐美学、史学的普学理论,而是善于抓住它“何处与众不同”的特质。“面面俱全”的结果其实是什么也没说到。音乐作品贵在“艺术特征”,而不是找到其符合了什么理论的共性原则。这种能力只能建立在多听多看的原始积累上,不能靠“小聪明”。

    9.    风格认知的能力:

    音乐音响的风格是音乐审美的基础,当你听不出音乐是什么风格时,就如同“食之无味”的味盲,吃饭只为了饱肚,达不到“美食”的目的。比如,当你看到电视剧的中国古装片,其配乐采用的是西方“和声小调”时,你没有别扭的感觉?!当你看到画面一片祥和,音乐却是鼓点奔放节奏逼人时,你没有感到音乐的情绪不妥?!当你听到管弦乐队奏出中国民歌旋律(文革中甚至采用的是京剧音乐)而以西方减七和弦、一系列副属七和弦离调,你没有感到音乐语言上有多大的隔膜?!风格认知是由等级区分的,小到一段旋律的调式感,大到交响乐队音响的完满统一,也是需要有意培养、留意细分的。

    10.    综合认知的能力:

    你的知识面越宽,联想、实践能力就越强。21世纪的音乐风格是多元存在,它的历史继承性、与其它音乐风格技法的结合关联性,才是真正领悟它的先决条件。单一思维,越来越失去其理解复合型知识的灵验。积累,是一种长期的功夫,急功近利是短视行为。真正好的音乐家,就会将音乐科目内的音乐美学史学、音乐表演、理论作曲的精华尽自己所能地集为一身。音乐之外的社会、历史、科技、文化,更是靠常年的积累获得,综合认知尽显眼光的深浅、格局的高低。 

    总之,学习任何学科,其基本概念与理论延伸是并行的有机发展关系,只有搞清楚基本原理,才能去研究如何“创新”,创新的条件就是中西音乐传统的根基。学习艺术的技能、知识,只是在学它的“术”,“学术、艺术”前面那个字,是“定语”(学问之术、艺术之术)其涵盖了事物的普遍性与关联性。“术”高才能谈到学问的高低、艺术意境的深浅,但“术”不能代替“学”或“艺”,只能作为“学术与艺术”的前提条件。综合认知的能力告诉我们,“学与艺”的标准,非有哲理思维、人文印证、意境高远、思想深邃的格局才能实现。

    “中西学术不同,亦也可看作一古一今者,我们初不完全否认。即如学术混合,学不能独立于术之外而自行发展,古时通例如此,中国亦如此。中国几千年来学术不分,其所谓学问大抵是术而非学,最为大病。其结果学固然不会有,术亦同着不会发达,恰落于‘不学无术’那句老话”。[1]

    可见,学艺术的并非“技术”可以完全解决、“技艺”也并非是音乐艺术的全部和终点。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做精细了都可能是艺术,这样就有了“盆景艺术”、“窗花艺术”、“美食艺术”、 “杂技艺术”等等,而它们大都指得是“术”的层面,而止于“艺与学”。 作为音乐,它是音响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更是表达思想的艺术。创作的技艺再精,若想作品感染人,必须要在音乐以外再下功夫(作曲、表演与理论研究同理),诸如:其作品的审美追求、题材、体裁、表现意境、思想内容、结构设计、音响特质——围绕“思想的维度”,还要做出很大的努力才是正路。

    ——姚恒璐

    2020年2月15日

    [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258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曲、音乐本体理论与表演专业“自学能力”的测试——应试学习之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ey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