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见有人真心实意说活够了,是朋友的爷爷。老人93岁了,不识字,没文化,老伴去世早,他一个人拉扯六个孩子,吃了不少苦,老来赶上好社会享福了。
老爷爷看见孙子,问道“今天古历是什么时候了?”孙子在手机上查了日历说:“五月二十九了。”老爷爷感慨地说:“唉!看来五月没指望,又死不了啦!”
我们不是老人,不知道活够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从恳切的语气和平静的语调可以听出来,老爷爷真的是活够了。他说的不是气话,是看淡人世后的平和表达。
老人眼不花耳不聋,被六个子女轮流请到家里生活,好吃好喝招待,既清闲又享福。六个孩子情况不同,有穷有富。不论在谁家,老人都安静地吃饭睡觉,闲事不管。
老人只有一个儿子,今年七十岁了,四个子女均已成家,光景都不错。儿子的老伴去世后续了一个年轻的,也是本地人。老人偶尔到儿子家,经常去女儿家。
五个女儿中,老二在外地工作。小女儿从小抚养给了老人妹妹家,也有工作。其余的都是农民。前些年老人住到三女儿家,晚上住到地里临时搭的棚子,能帮忙照看西瓜。
四女儿的孩子胃不好,在县城上中学时租了房子做饭。农忙时节,老人陪读,换四女儿夫妻干活。老人的老伴早逝,他独自抚养孩子学会洗衣做饭收拾家,完全能胜任陪读。
除了干家务和农活,老人没有其它事情可干。老人没有一样业余爱好。在城里住着,吃过饭去楼下的凉树下坐一坐。在乡里,会时不时去田野透透气,看庄稼长势。
有事情做的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前几天在儿子家不小心摔了一跤,小腿骨折,他不想治疗,儿女们不能眼看着父亲受罪不管,把他领到医院做了手术,现在卧床恢复。
老人的父亲当兵阵亡,从小跟着寡母受了不少苦。他吃着粗茶淡饭长大,身体结实,没生过大病,到过医没住过院。年轻时感冒拉肚子硬往过挺,老年了吃点药。
这次不幸摔跤,给了儿女和孙子们唯一的一次报答机会。他照顾过好多晚辈,陪读过几个外孙子和孙女,到外地给跑长途运输的孙子做过饭。老人做手术,孙子们抢着伺候。
手术后,老人提出回老家体养的要求,子女都高高兴兴答应。尽管老家多年不住人,但是村里修了水泥路,他家窑洞和院子已被重新收拾好,水龙头进了家门,条件挺好。
回到曾经生活的原点,被抬进屋子前,看到院子的花草和蔬菜,老人会心地笑了。现在子女轮流来老人的家伺候,孙子们时不时回来说话逗乐,家里是老人喜欢的热闹场景。
老人说,他这一辈子该吃的苦吃了,该享的福享了,世面见过了,没留下遗憾。想不到老了老了还要受一次罪。老人刚强了一辈子,从摔跤到住院,没呻吟过。
晚辈关心地问“疼不疼?”,老人总是笑着回答:“我又没憨,能不疼吗?”。晚辈不理解接着问:“疼咋不声唤嘛?”老人淡定地回答道:“声唤顶用了?”
听了老爷爷的故事,我也算见了世面。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成功的人,有聪明的人,更有豁达通透的人。一字不识的老爷爷活明白了,现在干着他人生最后一件大事:回归。
![](https://img.haomeiwen.com/i6812464/8ca6abe0146cdf8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