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榆山人

天有雪落,冬有了冬的颜色。年有祭社,年有了年的味道。
小年时至,我终于回到了山宅。小院素白,我竟是不忍下脚,唯恐沾染了尘俗,屋墙的砖石却因此青的洁净,老瓦因此老的厚重,翠竹因此翠的清幽。
每年到了这个时节,我一定要赶回来,一定要张罗写春联的事,仿佛唯有如此,才足以表达我心底于年的虔敬。
而那些蕴藉于笔尖的一撇一捺,酝酿在心间的上联下联,便是红红火火的年景,浓浓酽酽的年味,岁岁年年的传承。
记忆里第一次写春联,还是无知的十二岁少年,不曾练过几个毛笔字的我,居然敢手执羊毫,洋洋洒洒下笔,博了左邻右舍的啧啧赞叹。
娘喜得眉开眼笑,我便越发狂妄。等家家户户新桃换了旧符,我才觉察,那些字竟是软塌塌的无力,被我随性画出来,少了遒劲,失了凝重。
少年的脸色泛起羞愧的红晕,搔搔剃好的锅盖头,硬生生的头发茬,触了指尖,有些微麻,有些微酥。
但这以后,我终是看到了自己的微弱与不足,知道了自觉努力,发愤苦读。
我终究做不来书法名家,却乐得为山宅写春联,年年书写,年年都有长进。
我尤其钟爱自编春联,岁岁斟酌,岁岁都有新意。
那些字,那些词,那些句,萦绕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沉淀成美好的生活愿景。
那些格,那些律,那些韵,回旋于春秋冬夏四季交替,淬炼为澄澈的生命感悟。
春联之于民居,之于院落,融合了虔心,赋予了隆重,兼具了红火热闹,彰显出足足满满的关于年的仪式与神圣。
堂屋,是传统礼仪之处,自有主人风范,可见人品人性。上联书:宅依竹品虚怀谷,下联写:堂借兰气瑞临风,横批:润养德承,既是寄语,也是修为。
书房,是清雅修为之室,自有书里芬芳,犹见墨间韵远。上联书:巧书时光静亦好,下联写:妙染岁月清且安,横批:书画含香,既有风雅,也有悠然。
客房,是宾至如归之所,自是温馨和静,不失笃实安然。上联书:福地原来心宽至,下联写:安居本就善如从,横批:择善而行,既为同志,也在同道。
厨房,是三尺灶台之地,自有烟火本色,不失美食美趣。上联书:温煮五谷是烟火,下联写:慢熬三生见星辰,横批:人间清欢,既是心境,也是姿态。
而于门庭,恰是家世体面,自然高大赫奕,不失威仪尊贵。上联书:梅如雪雪似梅梅雪相明艳,下联写:月比霜霜胜月月霜共清宁,横批:春和景明,既是应情,也在应景。
影壁,是宅前墙屏,自为遮丑避邪,不失挺拔气运。上联书:盛世逢春春来人间有安暖,下联写:丰年纳福福至门庭更祥和,横批:迎新纳福,既在当下,也是祈愿。
写罢春联,恰似将自己过去的一年做了盘点,做了审视,做了总结。
写好春联,恰似将自己迎来的一年做了思考,做了储备,做了祝福。
雪停了,净了天的蓝,映了红的艳,醉了年的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