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多次往来于北大荒与胶东半岛祖籍地之间,横跨渤海乘的都是客轮,那时汽车货运尚不发达,也没有私家车,当然没有现在的巨型滚装船。即便如此,当时也觉得这船好大!船上无聊就在船仓里楼上楼下地跑。那时船速慢,大连到烟台都要一夜,有一次从大连坐到青岛,三十多个小时。船上对未来最多的幻想就是成为一支庞大船队的一员,一艘万吨轮作为指挥船,数百艘不同规格的中小船只听从主船船长指挥,在浩瀚大海中从事运输或捕捞作业。没想到童年的幻想早在六百年前的明朝就已实现,寻访宝船厂遗址时在出土文物展室有一幅油画正是幼时幻想中的场景。
这支庞大的船队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时间上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发现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比世界上所有远洋航海家的航海活动都早;从船队规模上看,两百多艘大小船只,其中宝船四十余艘,二万七千多人,欧洲航海家与之相比差的不是一个两个重量级,哥伦布最多一次只有十七艘船、一千二百人,麦哲伦环球远洋只有五艘船、二百六十八人,最后只有一艘船、十八人回到了西班牙;从船只吨位上来看,最大一艘宝船长四十四丈(151.8米),宽十八丈(61.6米),约有万吨,其他的宝船也都在一千至数千吨,八十多年后第一次出现在大西洋上的哥伦布船队,仅仅由三只帆船组成,最大的“圣玛利亚”号只有100吨;而更晚的麦哲伦的五艘船载重吨位分别是:110吨的旗舰“特立尼达”号、85吨的“维多利亚”号、120吨的“圣安东尼”号、90吨的“康赛普西翁”号、75吨的“圣地亚哥”号。
这支船队的首领叫郑和,原名马三保,云南昆明回族人,幼时净身入宫,后到北平燕王府服侍朱棣,因在靖难之役中英勇善战立有军功被明成祖赐姓郑,任内观监太监。永乐三年,任命郑和为正使,出使南洋、西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五年(1430年),前后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从政治外交、经贸交流、科技发展、厘清海疆等诸多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当时,这是寰宇最大的海军,沿途的小国、部落都可以秒灭。但郑和并未轻易动武,更多是“宣德化以柔远人”,传播和平理念与先进文化,强大的军事实力仅仅作为震慑力量。因此,郑和在东南亚、南亚、东非的沿途享有极高声誉,多处建有纪念他的庙宇。
这支庞大船队的建造,就在龙江船厂遗址,俗称宝船厂遗址。上世纪五十年代遗址发现了七个与船坞类似的作塘,并出土了很多造船材料、工具和船的构件,其中最长的一根大舵杆有十米多,现存北京国家博物馆,遗址处陈列着一根九米多的大舵杆。本世纪初,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在几个作塘基础上建成了遗址公园,并复制了一艘宝船,2005年首次开放时曾登船参观过,十多年后的今天船体已部分朽烂,安全原因不再开放。
郑和虽为太监,但仍有后人,据说南京周边现在有其数百后人。是其长兄马文铭的长子马恩来过继给了郑和,更名为郑义,两个孙子,一个叫郑万选,另一个叫郑廷选。还有一些郑姓也自称郑和后人,是郑和下西洋部属的后人,
龙江宝船遗址于二〇〇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寻访时间:二〇二〇年五月三十日。
2020-06-03于紫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