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大了,家却变小了。我们每个人对家的理解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有时候却也理解不了世界的变化。
2018年元月21日,在深圳坂田,外来之家书友年会的主题是“外来之家—我的家”,每个参加年会的友人真切的体会一点一点的年味。过年不在是我们集体怀旧的时刻,我们对年的记忆也早就成为遥远的纪念。每逢冬天的时刻,电视媒体和网络都会投放家里老人期待孩儿回乡的感人广告,总是以热切期盼开始,又以沉重失落收尾。家的联想也勾起无数在外游子的思念。
大方说,在深圳的每个人都像是水中的浮萍,我们不遗余力的聚在一起,希望能够不被时代的浪潮和深圳的物质所冲涮掉,没有一个人愿意把深圳当成家庭,当成自己的梦宿之地。我猜想这是我们身上的基因在挣扎,也是我们面对现实无以应对的实情。
家的概念在几代人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奶奶对家的概念是人、屋和孩子,找一个人,生一个孩子就完成了家的使命。她们年代的人真的是穷,穷的可怕。如今奶奶八十三岁,依旧自己做饭,每一次还是按照七八个人的饭量来做。奶奶有七个孩子,对饥饿的记忆一直残存在现在。每次回家,望着纵横沟壑的地貌,贫瘠起伏的山谷,我不知道在这块土地上该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度过那个时代中荒谬的灾难。有人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劳动力,也是那个时代最大的财富象征。家乡的俗语说“龙生一个,猪生一窝”来描述人才对于家族的重要意义。那个时代也是强调人多力量大的时代,也是毫无节制的生育的时代。
母亲说自己的婚姻要自己选择和负责,当然尽早结婚生孩子是她一生的夙愿。母亲嫁给父亲的时候才二十三岁,刚刚出落成为一个姑娘。我看见过她和四姨以及一个同村姐妹在浑源拍摄的黑白相片。梳个辫子,穿着一样的衣服,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那是她自在日子里留存的最早的照片,如今已经散落的不知去向。父亲成家时候已经三十岁,他对母亲的认知停留在一个模糊的记忆里,对邻家姑娘的记忆。是命中注定,是父母抉择,成为她对自己婚姻的最佳解读。在母亲嫁给父亲前,因为姥爷要的彩礼较多,乡镇的人最后还是放弃了。母亲说当时自己不能主宰命运,每一次爬坡上梁都感到无限的向往,那个离村十几里地的水浇地和平坦世界。也因此,她对家的理解和奶奶存在较大的差异,她认可最重要的是可以携手过日子,能够操持整个家庭,默默的付出,幸福的享受。找一个恰当的人,才能有一个温暖的家。
我们如今穿梭在都市的角落,离开家乡甚至上千公里,流动从我们上学开始就是一种习惯。融入不同的地域文化,见识不同的世界,这也是我们没有那么多历史背负的原因。儿时的农家生活,大学的都市接触,工作后的前沿时代,一切都塑造了我们不同的观念。对于家和整个世界的理解都完全不一样。不同的语言、身份、饮食结构、职业特点都要求我们从农民的塑造改编成城市塑造,这种转换对于我们需要隔离开一些基因背负的因子,我们唯有适应和改变。漫步于都市的街道,每个嘈杂的角落都遗失了一份乡愁,对于家乡小镇的想象和对于未来家庭的向往,彼此纠结在一起,共同驻扎在内心最脆弱的角落。
家乡的人们有的我早已记不清,记不起,小孩子几乎全部不认识了,母亲的指引我才依稀分别出她们父母的模样。我时刻记得家乡,记得自己的儿时,记得自己那份深深的乡愁。失落和寻找成为我内心最敏感的内容,流动在每一个孤独的暗夜。
“外来之家—我的家”,书友们在寻找一个家,一个可供温暖乡愁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