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上个单元讲到的大马哈鱼从河口一直游到河的源头的过程,可以说干难万险,而且随时可能丧命,那它到底为了什么?真的值得吗?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大马哈鱼的这些勇敢、可歌可泣的行为,其实没有属于个体的愿望和利益,它是在预装的程序驱使下在做所有这些事情。
大马哈鱼洄游的过程,其实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戏剧:只要大马哈鱼进到河口,就意味着它们都要死去,只不过死去时间的早晚不同而已。除了最早被淘汰的一批,在洄游的过程中,由于缺氧缺水,大量大马哈鱼挤在一个水塘里,那些体质不行的被淘汰了;然后在瀑布口往上跳的时候,又有好多被淘汰了;游到最终点的少得又少的“精英们”,完成了繁殖之后死去,让身体漂在水面阻挡鸟类吃鱼卵,同时腐烂的身体又能养活浮游生物,让浮游生物成为下一代小鱼苗的食物。
大马哈鱼无一生还,没有一个赢家,我们看到的赢家不过是在特定时段晚失败一会儿的玩家而已,它们都是 Loser,那谁赢了呢?物种存续的第一性原理是真正的赢家,除此之外,没有。
当你用这种方法论再来看你的人生、别人的人生、人类历史、生物历史的时候,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至少输和赢、成功和失败这些你认为天经地义的答案都是有问题的。
#
自由就是被束缚这句话挺有道理的。就拿最近的考试来说吧,备考期间你只被一种力量束缚,就是最近考的这门,或者是你最没把握的那门。那几天街不逛了电影不看了,一门心思都在学习上,看起来很痛苦,但是心里很充实,因为你的时间创造的价值是最高的。为什么说是自由,因为很少听说有人后悔考前那几天没好好出去玩的,大多都是后悔少看了哪个知识点。而学期开始和中间的浪荡却被很多人事后后悔。
而在没有考试压力的时候,同样的时间,可以看书,可以玩手机,可以看电影,也可以出去浪。而看书也分看教材还是小说或者延伸阅读,看教材又分高数还是运筹,微观还是宏观…看似什么都可以选,实际上什么都做不好。同理做做题效率最高的时候也是在考场上,你知道这一个半小时只有这一张试卷,没有手机玩也没人引诱你,看起来最艰难的时间,却是事实上最自由的。
可能这个学期太浪的原因就是,一直在渴望一个值得自己臣服的伴侣出现吧,在这个渴望下,所有的其他目标都退居其次了。
但是为什么高考之前就没法臣服于高考这个大目标呢?我不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