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参宿被妈妈离开的噩梦惊醒,然后对着公交车窗口想着妈妈如今在哪里,过得好不好。我就在想:这个妈妈为什么要离开参宿呢?一定是有不得已的原因吧?她一定无比牵念参宿吧?
到后面,参宿拿出手机,想在生日当天和妈妈分享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激动,明明已经打好了一大段话,却在翻到之前的聊天记录后,一字一字地删掉,因为妈妈说过“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儿就先别发信息了,不方便”。
看到这里,我一边心疼参宿的懂事,一边怨恨妈妈的冷漠。不管因为什么原因离开,她怎么能这样对自己的孩子?何况,参宿还只是一个小学生。
明明也是参宿的生日,可父亲和继母早已抛诸脑后,来参加游轮之旅只是为了庆祝异母弟弟将要上幼儿园,除了通信公司,似乎根本没有人记得参宿还有生日。如果妈妈知道这些,她会不会有片刻的神伤?
后来,在游轮上再次被妈妈离开的噩梦惊醒,参宿来到舱外,一跃而下。最后,素不相识的小丑南河用命换了参宿,参宿用命换了妈妈的陪伴。我就想问:“一定要孩子付出生命,这个妈妈才会回来吗?”
她看到参宿垂危的小小身体,悲痛欲绝,如果她知道参宿这些年的遭遇,又会作何感想?从弟弟那里抢回妈妈送的衣服,父亲责骂她不让着弟弟;继母送了小一号的鞋子,参宿笑着说喜欢;被诊断出抑郁症,父亲说“多笑一笑就好了”,参宿乖巧地答应……这一切的一切,都化为最终那一跃。
我无比痛恨参宿妈妈的残忍,可转念一想,如果这个妈妈是《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呢?面对这样的丈夫,她不该决绝地离开吗?连自己都不一定能养活的她,不该把孩子留在一个更有生活保障的家庭吗?
我只想说,如果我是参宿,我不能自私地不让妈妈走,但我也不愿承受没有妈妈的煎熬。我宁愿不曾被带到这个世界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