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传承千年,千年来,茶被誉为道家的化身,茶道应运而生。自古文人墨客,品茶之香,咏茶之美,以茶静神,以茶洗心。茶的内涵由此丰富而升华。茶之意境,如蓬莱仙岛,禅院古刹。譬如朝露不染纤尘,茶亦仙矣。
历史上有许多与茶有关的名人名句。
宋徽宗赵佶虽皇帝当得不好,但其在艺术上颇有造诣。所著《大观茶论》详细记载了宋朝的茶文化方方面面。他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唐朝可谓是茶文化的划时代的时期,“茶圣”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陆谓茶:“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
卢仝“七碗茶诗”有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卢仝,思礼人也,家贫,性狷介,好茶成癖,善做诗,常做茶诗,反映百姓疾苦。其诗风格浪漫,人称“茶仙”。其对茶的理解,可谓“人茶合一” “人在草木间”,正应“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茶之韵味流淌期间。
茶亦有道,亦是一种生活方式。苏轼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差可拟做“不可一日无茶”。苏轼与茶也是结交深厚,著有多部关于茶的诗词。茶之于苏东坡,是天地间灵草,品之“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 “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
红泥炉火烹茶,从摘取绿茶的嫩芽,杀青,揉捻,干燥,讲究洗,冲,封,分,奉,闻,品。
明前茶是茶中名品,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清明前,春天的露水沾染了春茶,春茶带了春天的气息,融进杯中。茶,养生之法,中药有所记载。
现今茶已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如今我们总说"茗茶",其实"茶"与"茗"有所区别。《汉语大词典》里将"茗"解释为"晚采的茶",而早采者为"茶",故在古代茗也指质量下乘的茶。
由此观之,茶早已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泡一碗茶,慢慢品之,便如春风拂面。一品香茗,百味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