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你有多久,没有跟身边人好好进行一次谈心了?
问出这个问题后,我脑袋一愣,许久才回过神来。
看似是在问你,其实也是在问我,我有多久没有跟身边人好好进行一次谈心了呢?我努力检索我的答案,但是,我对“谈心”这个词好过陌生。
朋友问我,“你说,为什么,人长大了,就不再像孩童那么活泼了,话变少了,越来越喜欢沉默了呢?”
我回答:“有时候是无话可说,也有时候是无人可说”。
越长大,越沉默
我打开我的手机通讯记录,里面出现最多的不是亲朋好友,而是快递员与外卖员。我打开我的微信对话框,除了个别人交给我的任务外,其他的日常寒暄基本上聊胜于无。qq与微信的好友位越来越满,但依旧改变不了沉默的现实。
是不是只有我处于这种境地呢?好像不是,身边的人大多也如此,大家越来越不喜欢聊天了。
格格以前是我好友里面最闹腾的一位,我所有的娱乐新闻来源大多源于她,经常可以看见她在群里对娱乐圈指点江山,惹得我们好不快活。
上大学后,我很少看见她主动高谈阔论了。
上高中时候,某个偶像谈恋爱了,某个明星出轨离婚了。大家各抒己见,纷纷吐槽,一边羡慕谁的神仙恋情,一边谩骂谁谁谁人品不行。以前碰到芝麻大点事也要拉出来跟好友讨论一番,现在看到任何消息都表现得波澜不惊;以前碰到意见相左的人还会争论起来,现在碰到的话只会在内心默默坚定自己的立场;以前表现出少年少女应该有的青春活力,现在表现得活像一个看破世俗红尘的小老头。
后来,我们越长越大,也越来越沉默。喜欢安安静静地倾听自己感兴趣的事,不露声色地在内心深处表达。享受着个人高质量的独处,看书、追剧、听音乐、运动,哪怕是一个人躺着也好。
渐渐地,无数的人与事都与我无关。
一个人,走一路
上周我读研的姐姐想要趁周末回来找我玩,问我在不在家,我回答最近我没有在家,你可以找我妈。
后来询问我妈才知道,我姐姐并没有回来,也并没有找我妈。
我后来质问我姐,“小时候你跟我妈那么亲,长大后咋也不回来看看她。”她回答后我才知道,原来她读研压力有点大,不想让他们知道。
姐姐反复提醒我,“弟弟,你千万不要让他们晓得了,不然他们肯定干着急”。
这个从小欺负我的女孩,被大家捧在手心里的女孩,现在自己遇到了麻烦也独自解决,如今也报喜不报忧,成为了一个独当一面、不露声色的大人了。
结束与姐姐的对话后,我开始心疼她,但是也为姐姐的成长感到敬佩。
长大后,再麻烦的事,我们也会自己一个人细细咀嚼,慢条斯理地吞下咽,即使是吞玻璃。
受了委屈也常常一个人往肚子里塞。这也许就是长大吧。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有一句座右铭,出自冰心老先生。“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外人只看热闹,看结果,里面的门道只有你知道,吃得苦受的累也只有你知道。儿时的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便很少在别人面前矫情,四处诉苦当祥林嫂,求安慰。
临近期末,室友小凌的奶奶病危了,她想申请延考,回老家陪奶奶度过为数不多的日子。
恰巧遇到一个不能理解他的辅导员,小凌自然没有成功申请到延考。他很郁闷,于是就擅自买动车票跑回了老家。我们觉得很不可思议,说他意气用事。
在我印象里,他一直是一个智商在线的人,但这次,他打破了我的印象。
因为,让他奋不顾身的,是从小带到大的奶奶。
他觉得不能被理解,也没有去乞求被理解,没多说什么。
后来我明白了原因,也感同身受。
高考毕业那年,苦读三年,最后与想报考的学校失之交臂。成绩出来的瞬间,心里的石头顺势落下,砸到我脚,让我很难走出那段阴影。亲朋好友安慰:“结果什么的不重要,只要自己拼了就行了。”我也顺势接下他们的安慰,回应“是啊,有个大学上就不错了,其他的我就不奢求了。”
但只有自己内心明白,我最在意的还是自己没办法选择自己心仪的高校。
很多情绪,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为真心倾听你的人太少,而你想要倾诉的又过多。
你跟别人闹矛盾,找人倾诉,别人会觉得你小家子气。期末绩点不够高,想得到安慰,有人说你矫情。有几天觉得特别不自在,话还没说完,朋友就安慰你:“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
是啊,我自己从来就不是一个勇士。
我沉默,但不孤独
复旦大学的哲学系美女教授林果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好的,孤独》。在世人的眼里,孤独大概从来就不算是一个好东西,在这本书里,孤独得到了正名。
我想说的是,沉默的人,不一定是孤独的人。
孤独的人,也可能深处夏日里热闹的弄堂里,这里有瓜果,有飞虫,有走兽,有孩啼。但这一切都与孤独的人无关。
沉默大概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即便如此,我还是希望,风雨中,你是一个独当一面的大人,阳光里,你是活泼灿烂的孩子。
遇到开心事,落落大方地跟几个人讲讲,不必去小心翼翼地躲来躲去,不用去费尽心思地害怕误会。
遇到不快的事也拉出来溜溜,毕竟这件事如果是这辈子遇到的最不快的事,那么以后再也不会遇到这样的事,如果不是最不快的事,那么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反正最不快的事不是发生在今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