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读完一本书,就要写点读后感。写读后感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把读后感写好,是想把即时的感受记录下来,给自己留个纪念。
这本书读的时间挺长的,除了字数要比我之前读的那些要多一点。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主人公西门闹转了六世,等于是我在这本书过了六世。你想,六世多长呀,书名就叫《生死疲劳》,我真的有点疲劳了,疲劳到只顾着生死,疲劳到放下一切除生死以外的恩怨情仇。
西门闹转世成驴、牛、猪、狗、猴,最后转世成大头儿蓝千岁。这可就不得了了,之前那些书只是让我体验了作为人的人生,这本书一下子让我把这些动物的一生全体验了一遍。我还想,为什么叫大头蓝千岁?原来他是由近亲生出来的、并且是在2000年出生的。
莫言在最后写自己创作这本书的感受,他说自己花了四十三天写了四十三万字,虽然是四十三天但实际在心里酝酿了四十三年。这句话我相信,但是作家的话不能完全相信,也不能不相信(这是莫言在书里说的,哈哈)。四十三天可能会是真的,四十三年就不能保证了,但确实会有在心里存在很长时间的情况发生。
暂且不论他是几天写的,这本书对我冲击挺大(MD,写得这么NB,WC)。叙述的角度千奇百怪,从大头蓝千岁的口中说,从蓝解放的口中说,导致我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反应过来,后来读的时间长了,才慢慢适应。我印象最深的一章更夸张,一段是从蓝千岁说,一段是从蓝解放的口中说的,反复穿插。
他的语言文字也挺有意思的。说实话,读前两章时,我完全读不进去,因为前两章给我一种古典的感觉,那些字词,让我感觉有种读《红楼梦》的感觉,有时候会有些费解。之前读余华的书,余华的文字朴实无华,容易接受。但这本书前两章确实差点放弃,不过还好读下来。不提莫言的文字,因为我并没有读过他所有的书,就单说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就是,简洁有力,豪情奔放,直刺人心。值得一提的是,他把自己写了进去,并且还是属于那种丑角,这个也挺有意思。比如这句:莫言从来就不是一个好农民,他身在农村,却思念城市;他出身卑贱,却渴望富贵;他相貌丑陋,却追求美女;他一知半解,却冒充博士。
小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故事,从一九五〇年一月一日讲起。最后一句话也是如此。这让我有种终于读完这本书的感觉,而且有种过了好长时间的感觉,让我感觉脑子有种回响。毕竟这两句话中间隔了六世呀。其实我很难想象他可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写出这本书,构思的这个故事真的很不错,而且字数还那么多。从第一章的蓝千岁在叙述到最后蓝千岁的出生,莫言可能把这本书都想好了。所以,他可能真的在心中酝酿了很长时间。
这个故事,就是从那个时候打倒地主开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地主,而且待人很不错,但还是被枪毙了,他心中怀着仇恨不停转世,时代不停更迭,仇恨也在心中慢慢变淡,最后转世为人。人物也比较复杂,所以开头有个人物表,但这些人物都与主人公有关,最后基本上也全都死光了,一个一个相继埋在蓝脸的土地上。借魔幻、荒诞的想象来描写现实和历史,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至于里面到底讲了什么,我也说不出,只觉得很多东西在脑子里面转悠,我也有点疲劳了。想看的友友可以自行看一下。不管怎么说,我会再读几本莫言的书,我想了解他的思想和文字了。最后奉上小说的第一句开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