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二114,不算高,但对于数学基础不好的自己已经很满意了。
数二考研资料
复习资料选择(使用频率高)
视频课:
张宇高数基础-强化班课程→笔记
李永乐线代基础-强化课程→笔记
书籍:
2019张宇高等数学18讲
2019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2019张宇考研数学真题大全解
复习进度安排:
2018.7.20之前 抽空复习课本
2018.7.20-2018.8.10 复习李正元复习全书+看高数基础班视频
2018.8.11-2018.9.10 《高数18讲》过一遍+高数基础+强化视频过一遍并做笔记
2018.9.11-2018.10.3 《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过一遍+线代基础+强化视频并做笔记
2018.10.4-2018.10.15 回顾高数+线代视频并理解视频中的习题,巩固难点和易错点
2018.10.16-2018.10.30 数学真题1987-2000年(每天一套)
2018.10.31-2018.11.7 复习+整理知识点(易错+难点)
2018.11.8-2018.11.26 数学真题2001-2018年
2018.11.27-2018.12.14 真题大全解过一遍(数学真题解析版)
2018.12.15-2018.12.18 整理错题+知识点思维导图
2018.12.18-2018.12.22 背诵记忆知识点+练习一套真题
大三前期忙着课程各种大作业,期末考试,六级,化工设计比赛,校外+校内实习,所以数学复习时间有点晚。
我一开始是先看课本。虽然丽姐曾和我说看课本效率不高,但我总觉得自己基础不好,而且已经两年没碰过高数了,复习全书里面的题目连答案都看不懂,所以决定从课本看起,然而事实证明确实效率不高,因为对我来说在学期内抽空看书,知识点容易遗忘,后面又得重新补,不过对于学期内空余时间多又想好好打基础的同学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考研书籍如何选择?
之前听丽姐说李正元复习全书比较基础适合复习,复习过程中搭配张宇老师的视频课程复习,当我练习书本习题时,对于知识点的解答不具体且方法不一致,我很难去掌握,所以后面还是选择配套视频的书去复习知识点,练习习题,效果好很多。 我自己比较重视视频课程,对于和我一样基础不好的同学建议视频和教材配套,这也可能是我自己的一个执念罢了。
二、视频如何消化?
好几位学长学姐都建议我高数看宇哥的视频,线代看李永乐老师的视频,经历证明这样的组合确实不错,宇哥讲的高数课程生动易理解,李永乐老师讲的线代课程细致易练习。
我也走过不少坑,我个人比较重视视频的内容,视频我看了两遍,当然重要的是理解记忆视频中的知识点和学习老师解题的思路。不过看视频最大的错觉就是“这个知识我已经掌握”,一做题就容易原形毕露。
刚开始我意识到自己复习开始的时间晚,所以一味赶进度,每天看两三节视频笔记抄下来就没管了,就只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而已,等到我自己动手做高数18讲时发现视频的内容根本就没消化,好多题目都不会做,心里就开始发慌,过了一段时间才调整过来节奏,所以一味赶进度真的只是事倍功半。
后面我看视频的步骤是:早上看一节视频做一节笔记,平均每天看两节视频,课后抽空复习相关的知识点,视频中的题目最好自己独立再解一遍,既能熟悉知识点又能学习做题思路,这样效率提升很多。
三、习题怎么练?
最好准备一个错题本,每天给自己规定进度,对于错误的习题抄在错题上,一般来说,但不要只抄题和答案,最好把自己为什么错(比如计算错误、某某概念模糊等)也写在旁边,一定要记得定期复习。
我刚开始不是这样做的,我每天就只是不停的练习习题,错误的题也没回顾,有的知识点记住了,有的就忽略了,直到我做完一遍真题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有部分知识点处于一知半解状态,于是12月份疯狂的整理错题,花费了很多时间,后面也观察到很多人都是前期就开始整理错题的,所以方法还是很重要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回顾!一定不能忘记。
四、真题怎么练?
我10月中旬才开始做真题,说实话确实有点晚,一般都是10月初开始,后面能够留出足够的时间复习难点和易错点,一般来说奇数年比偶数年简单,所以我用半个月的时间把1987-2000年的卷子做了一遍,先做所有奇数年的卷子,再做偶数年的卷子,我做卷子的套路就是不会在卷子上直接写答案,在草稿本上写步骤和答案记录,之后根据习题解析标注自己做错的题目,整理知识点后期再复习。
真题做法做完2000年前的卷子之后我发现做卷子的正确率不高,而且很多知识点不会用,于是我又用了一周的时间回顾之前视频和自己整理的知识点,之后每天一套,从2001-2018年的卷子都做完了。
再次提醒:
做完一定要总结错题!卷子中不一定要把错题抄下来,但是一定要知道每道错题错在哪里,可以写下来加深印象。我当时就发现我常微分方程连续好几年的卷子都做错了,于是又翻出笔记的知识点复习。
写在最后:
其实过几遍书看几遍视频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要把知识记到脑子里。网上的几月到几月应该干什么的规划不必太在意,只要你自己心里有谱就行了。考研最忌“进度”一说。衡量你复习效果的不应该是日期,而是你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此外众所周知考研复习的过程是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的过程,以及你可能会出现怀疑自我,也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的阶段,但是只要做好合理的时间规划以及找到合理的减压方式,相信自己,当然可以走到最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