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本人知乎账号@张红杀
自从本人N刷上海迪士尼被疯狂圈粉后,便对大家口中好评如潮的香港迪士尼抱有无限的期待与憧憬——传说中香港迪士尼有着比上海温柔得多的人流量、温暖亲切的服务态度态度、沉浸式的氛围体验。趁着今年国庆,终于下定决心预定了乐园加酒店三天两晚套餐,打算来一次把香港迪士尼翻个底朝天的朝圣活动
三天玩下来后,香港迪士尼的人流量的确是如传说般的和缓,即使是在国庆假日的中段最高峰,拥挤程度也比上海迪士尼春季工作日更低,但对于传说中被吹到天上、秒杀上海130条街的“氛围体验”上这点倒是不能苟同。因此,这次出行本不打算写类似于游记或是攻略之类的东西,但由这一巨大期待所带来这一失落感让我不得不将心中某些郁结之感付诸文字,既是希望能够为网上被贬低到近乎一无是处的上海迪士尼平反,也希望能够略微调整未来如我一般被上海迪士尼圈粉后前往香港朝圣的迪士尼乐园中毒患者的过高期待,让他们能够在提前认识到香港迪士尼诸多不足的前提下尽兴而归。
在开始正文前,我需要首先声明以下内容并非攻略,也并非全方位的量化分析比较。本文仅依据我个人的游玩感想,针对某些我个人所在乎的方面进行某些十分主观性的比较,因而,这篇文章是一篇十分个人化的评测文章。由于不同人群对游玩体验的重点、期望值与阈限均有不同,因此也许此文未必能对所有读者均有所帮助,且未必能符合所有读者的已有观点,若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交流。
#结构设计篇
上海迪士尼(以下简称SHD)和香港迪士尼(以下简称HKD)最显著也最直观的区别就是面积上的区别。但面积上的区别并未影响项目上的数量(包含APP上不显示排队时间的非表演型游览项目在内两个乐园都是三十几项,而主要游览项目大概都在20项左右),反倒是由此形成的游玩项目的密度差异严重影响了游玩体验。SHD更大的面积在实际游玩体验上的直观体现便是:玩一天下来差不多体力消耗是HKD的两到三倍以上(当然,部分原因也是因为SHD的营业时间比HKD约长1/3)。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个人认为是两个园区在结构设计上对聚集结构与环状结构的不同使用比重所导致。聚集结构的典型特征是:所有项目呈聚集状均匀分布在主题区内,从一项目前往另一项目的最快方式为直线穿行。这一结构的优点是:①项目密度高可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②项目之间的穿行成本低,节省时间与体力。缺点则是:①不利于事先规划动线以创造合理的景观游览体验;②方向感不好的游客容易迷路
聚集结构的典型范例是HKD中的幻想世界与明日世界。以幻想世界为例,从图中可明显看出,无论在哪两个项目之间通行,都可以行进理论上最短的直线距离。对于HKD里最容易聚集家庭游客的幻想世界主题区而言,这一设计无疑大大帮助推着童车的爸爸妈妈们减少了体力负担,可谓是十分切合用户需求点的结构设计。
香港迪士尼幻想世界
至于这一结构的缺点,最为显而易见的便是难以预先设计动线。两个乐园均有的明日世界为例,HKD是聚集结构,而SHD则为在下文中要详述的环状结构(SHD明日世界主题区的项目围绕着整个SHD大动线分布)。尽管在HKD明日世界中的项目间的穿行体验更为舒适,但在实际游览时,要论园区设计给人的视觉冲击感和沉浸感,SHD绝对更胜一筹。进入HKD的明日世界时,最醒目的地标要数园区正中的太空飞碟,尽管科技气息浓厚,但其项目性质与规模大小或多或少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与儿童化;而放眼望去以创:极速光轮的弧形科幻造型为视觉焦点的SHD的明日世界则让游客在奇想花园区域便燃起了想去体验明日世界氛围的欲望,再加上拥有高架人行道的双层设计预先为游客规划好了如何从乐园主环线进入明日世界、以及如何在明日世界中活动的动线,第一次游玩的游客完全可以按照设计师们所规划的体验方式感受明日世界的全方位魅力,因此SHD的明日世界在沉浸式体验感上完胜使用聚集结构的HKD。
香港迪士尼明日世界
上海迪士尼明日世界
迪士尼乐园所使用的另一结构便是环状结构,使用这一结构的主题园区的主要动线呈闭环状(或园区的主要动线从属于高层级大型环线的某一部分,这一情况我将其称之为次级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主要优缺点可以说刚好与聚集结构相反,它能够让设计师有充分的自由来分布自己所构想的观赏动线,从而打造梦幻般的游览体验,SHD的所有主要园区几乎都使用了环状结构(幻想世界为环状结构,宝藏湾与探险岛共同构成了一个环状结构,明日世界和玩具总动园则是次级环状结构)。缺点则是显而易见,项目之间的穿行体验太差,直观感受就是玩一天下来脚累。要从单个环状结构内的一个项目穿行到另一个项目本就十分困难(试想玩完雷鸣山漂流后直奔加勒比海盗,恐怕一大清早玩完这两个项目后光是走路就费了半条血槽),考虑到SHD在本应作为穿行中点的城堡前还放置了一个面积不小奇想花园的情况,如果是想从创:极速光轮前往到飞跃地平线……祝各位的脚还安好。
总体而言,在选择结构时,若要充分利用空间,提升行走舒适度,应当多加使用聚集结构,但若要创造AMAZING的体验感,并且有充足的空间供设计师挥霍,那首推环状结构。
因此,从这一角度看来,尽管SHD的确是面积大到影响实际游玩体验,但还远谈不上大而不当的程度,毕竟以SHD出色的动线与景观设计而言,面积上的“大”可谓是适得其所。
为了在同一屏幕内截取创:极速光轮和飞跃地平线两个项目,我把比例尺缩到了这般小
#硬件篇#
·上海迪士尼
要论硬件部分,上海迪士尼作为今年才开张的迪士尼乐园可谓是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在SHD,这一优势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部分当属进入乐园之前就远远映入眼帘的当前全世界迪士尼乐园中最高的奇幻童话城堡以及包含一条人造瀑布、高达数十米的雷鸣山。
1.奇幻童话城堡
官方对于这一世界最高城堡的对外宣传是“全世界最具互动性的迪士尼城堡”,当时看到这一宣传时个人还十分不以为然:“怎么个互动性法?你这个城堡还会变成人形机器人跳一段let it go不成?”但当实际体验过后,才发现这一“最具互动性”称号所言不虚。首先让我们想想迪士尼的城堡的作用何在:首先,作为游客进入乐园后映入其脑海的第一看板,并给予玩家宏伟的第一印象;其次,以其在乐园中独树一帜的高度使得游客在乐园的各个地方都能看到城堡从而担当路标的角色;第三,作为烟花表演中的主要视觉焦点与大型投影幕布;第四,在城堡前提供场地以用于日常或节庆性质的演出活动;最后,给城堡冠以某一公主的名号,并安排公主在城堡周围与游客偶遇(实为设置公主合影点),让游客融入至迪士尼故事中以加强其代入感。
这五个任务SHD的奇幻童话城堡不仅如数完成,还超额承载了诸多意想不到的互动性功能:1.世界上首个可行进至城堡高处体验游乐项目的迪士尼城堡——在“漫游童话时光”中,游客可以拾阶而上体验白雪公主的故事;2.世界首个可乘坐游船穿行其下的迪士尼城堡——在“晶彩奇航”项目的后半段,游客将随着游船蜿蜒驶入城堡下方的河道,近距离观览作为这一魔法王国力量来源的魔力水晶(btw,最近SHD似乎已将晶彩奇航加入fp/尊享卡行列,看来他们终于开始重视这一涉及乐园核心故事设定的项目了……)。因此,相比于中规中矩复刻安纳海姆乐园的HKD睡美人城堡,SHD的奇幻童话城堡的多维度体验设计显然更胜一筹
2.雷鸣山景区
相比于在二期扩建时才喜迎灰熊山谷的HKD,SHD在首发之时便坐拥作为迪士尼三山之一的雷鸣山,并将已有的雷鸣山过山车项目与灰熊山漂流项目结合打造为如我们现在所见的雷鸣山漂流。与上述提到的奇幻童话城堡一脉相承,雷鸣山所处的探险岛景区也沿用了多维度交互的设计思路。除了乐园王牌项目雷鸣山漂流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步行或绳索攀爬的方式探索雷鸣山(乐园项目“古迹探索营 步行道&绳索道”)。由于乐园官方app设置的失误,步行道与绳索道在乐园地图上均被显示在一个星型标记中,用户很难直观地看到绳索道那叹为观止的排队时间,从而导致大家要么彻底无视乃至低估了这一魅力十足、具有绝佳观光功能的体能项目,要么低估了其排队时间导致想要去玩时才发现无法接受如此漫长的排队时间的情况。个人就是在三刷SHD时才终于玩到此项目,这还是在大清早入园时便奔赴此处、并自备一元硬币省去等候空余储物柜的时间、最终还是排队了半小时的前提下。尽管要玩到这一项目如此艰难,但请相信我,在攀爬至雷鸣山瀑布正下方的那一刻绝对会让这一切辛苦物有所值。由于整个攀爬行程都无法携带手机,因此很遗憾无法在此处呈现雷鸣山山腰中的壮美景象。
古迹探索营—绳索挑战道就位于这个小星星里
实际点开后才能看到详细排队时间
试想,当游客在入园之前便被有着人工瀑布奔流而下、高达数十米的雷鸣山吸引了目光后,他们显然想要对于这座山了解得更多,而包含步行探索、绳索探索、漂流探索的海陆空式3D体验途径的雷鸣山显然满足了游客们的期待,并通过多角度的故事渗透(雷鸣山漂流的山洞中所遭遇的半龙半鳄鱼状怪物/探险岛明石台中每天的不定时表演/梦想护照中的故事简介)使其内置的原创故事设定——亚柏栎文化深入人心。对于每个能认真体会设计者用意的游客来说,这一段完整的雷鸣山探索之旅势必将成为他们上海迪士尼旅程中的亮点回忆
官方发售的梦想护照中对于亚柏栎文化的介绍
除了这两大怪物级镇山景点之外,SHD当然也有着诸多体现其雄厚技术/资本储备和先进设计思路的其他值得一提的硬件优势。
3.奇想花园
在迪士尼乐园的传统中,城堡前通常配置有一块圆形广场区域作为道路中转枢纽,同时还可被用于组织各种节事活动或是表演活动。而SHD突破性地将这一传统的广场区域以花园的形式进行构造,并在其中安放了两个迪士尼乐园经典项目,将其扩充为了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奇想花园主题区。
如此大的一片圆形花坛的设置不仅给雄伟的城堡景观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还为该区域两个项目的游玩价值提供了额外加成。旋转木马和小飞象作为迪士尼老牌经典游乐设施,在香港迪士尼均已存在多年,但根据周遭景观的不同,此类项目的游玩价值有着云泥之别:旋转木马、咖啡杯类半封闭式游玩项目的游玩价值主要受灯光效果影响,而小飞象等开放式项目则主要受周遭景观影响。奇想花园主题区毗邻城堡的得天独厚地理优势加上布置精巧、色彩斑斓的园林景观,使得旋转木马和小飞象的游玩观赏性得到了质的飞跃。因此上海迪士尼在节假日高峰期才会出现幻想曲旋转木马在夜晚的排队时长飙升至120-150分钟的奇观;而小飞象的排队时间也不甘示弱,若不将其选为进园后的第一或第二游玩目标,往往都需要排队1小时以上。相比之下,香港迪士尼那位于睡美人城堡后方拥挤局促的梦幻世界中的小飞象和旋转木马则逊色不少。
奇想花园所带来的景观价值并不仅仅限于白天。夜间亮点时分,得益于环形的区域形状与花园区域宽裕的灯饰摆放空间,夜晚的奇想花园数百盏灯光亮起的梦幻感和浪漫感大大超越了我对”路灯“这两个字的想象。这一震撼感很难用语言进行描绘,相信观赏过上海迪士尼夜景的朋友能够理解这一感受。
尽管奇想花园的设置给乐园中的快速通勤制造了许多障碍(还是以上文中提到的从”翱翔飞越地平线“到”创:极速光轮“的路线为例,奇想花园的存在使得需要行进的路程足足多出了1/4左右),但初入乐园时所目睹到的这一花园与城堡相得益彰的完美和谐,以及花园景观给乐园夜景乃至该区域中的游乐项目的额外观赏性加成,终究使得游览乐园时所产生的脚部酸痛获得了它应有的报偿。
4.烟花表演
提到迪士尼乐园,让人第一联想到的当然要数在一天行程结束时给游客留下甜蜜回忆的烟花表演。SHD在这一项目中再次展示了其后发制人的技术优势:相比于HKD的屏幕投影+烟花,SHD综合利用了激光+火焰+喷泉让整场烟花秀的质感上了一个台阶。
激光:得益于激光的高亮度,通过将激光设置为演出场景中的各种环境特效,演出氛围的渲染可以陡然提升一个档次。例如,小美人鱼中的水泡效果、星球大战中的绿色弹道光效、阿拉丁中的霓虹光效。激光特效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应用要属在作为压轴幕的冰雪奇缘中。在安娜与艾莎发生冲突时,激光形成了旋转中的雪粒,在城堡上完美模拟了雪花飞旋、人物内心动荡不安效果。
火焰:SHD开幕时并没有引入火焰效果,17年开始,烟花表演中的加勒比海盗这一幕开始使用火焰效果。尽管当初加入这一特效的目的可能仅仅是为了增强加勒比海盗部分的演出效果,但随着上海市环保政策的锁紧、SHD的烟花放射量逐步变少(有兴趣可对比查看16年与18年烟花表演的烟花发射规模)乃至偶尔还会因空气质量原因取消当日烟花效果(例如17年12月31日),火焰效果便成为了既环保又能提高表演效果的一大利器。
喷泉:喷泉投影在奥兰多迪士尼中已是十分成熟的一种投影表演形式,但在SHD中喷泉水幕投影和城堡投影的有机结合演变成了任天堂WiiU似的主屏与副屏巧妙结合般的化学反应。通常在使用水幕投影时,水幕投影用于表现人物动作,城堡投影进行环境渲染,从而环境氛围可以在不影响人物形象的清晰投放的情况下被渲染出来。在SHD的烟花表演中,个人认为使用水幕投影最为得当的要属小美人鱼部分。然而由于水幕的可见范围有限,每晚的演出中几乎只有购买了高级导览服务、在皇家宴会厅就餐且购买了烟花表演前排席位以及提前一个小时以上便开始占位置的游客才可以观赏到,因此这一喷泉水幕投影尽管提高了演出效果,但却使得部分画面变成了VIP专享,也算是有利有弊。
诸多技术优势加成、迪士尼近十年来爆破性IP”冰雪奇缘“所给予的情怀buff以及演出的合理编排,使得SHD的”点亮心中奇梦“几乎成为了一张堪称完美的迪士尼烟火秀。这点在其被改编后用于巴黎迪士尼的烟花表演中可见一斑(改编部分主要是将最接地气的花木兰段落变为以法国为故事发生地的美女与野兽段落)。相比之下,HKD目前已谢幕的”星梦奇缘“烟花表演受限于时代因素,无论是从幕布大小(城堡表面积)、表演编排(并非为SHD那样简洁易懂的线性多幕剧式结构,看下来有点没头没脑)还是多种媒介呈现形式,都难以比肩SHD的点亮心中奇梦,唯一略微胜出的要数香港迪士尼的烟花放射未被管控得如上海那般严苛,因此与当前的SHD相比,烟花规模要略胜一筹。当然,”星梦奇缘“已经完成了它这么多年的历史任务寿终正寝,在SHD赚得盆满钵满带来的巨大压力下HKD想必会在下一场烟花表演中倾注大量心血,就让我们期待明年香港迪士尼新城堡兴建完成后会带给我们怎样震撼人心的烟花表演吧~
·香港迪士尼
受限于开张年代久远,香港迪士尼在硬件上给人的冲击感可谓是乏善可陈,近年来新开张的无轨电车游览项目“迷离大宅”与可被认为是“七个小矮人矿山车”加强版的“灰熊山过山车”应该勉强可为其在与上海迪士尼的比对中扳回一分。但对我个人而言,对其硬件设施印象最深的并非这些游乐型项目,而是其紧凑的园区结构设计带来的游览舒适性和可纵览全园风光的园内小火车。
1.紧凑的园区结构
在之前的结构设计篇中已有提到,HKD更多采用了紧凑型的聚集结构来分布游乐设施,带来的最直观益处便是:游客单位时间内项目游玩密度增大。例如,在HKD中游玩了老牌项目“飞越太空山”(现在升级为“星战极速穿梭”)后,游客可以在500米的脚程内继续游玩明日世界区域的“钢铁侠之旅”、“太空飞碟”或是前往梦幻世界游玩包括大型项目“小小世界”“小熊维尼”“米奇幻想曲”在内的整整八个游乐/表演项目;相比较之下,在SHD中,同样是游玩完招牌项目“翱翔飞越地平线”后,游客在有限半径范围内的选择则少了很多,由于SHD整个中轴线以右的区域(在地图上显示为东北方区域,即宝藏湾+探险岛区域)缺少小型项目的填充,因此接下来便只有人气颇高(排队人数颇多)的热门项目“加勒比海盗”与“雷鸣山漂流”、两个小型项目“古迹探索营”(但排队人数绝不少)和“探险家独木舟”与一个表演项目“人猿泰山”(由于杂技表演的危险性,该表演每天的场次都不多,这便意味着蛮长的等待时间)可供选择,如果想要游玩其他项目——不好意思,请先休息好你的双脚准备开始一段绕过宝藏湾那占地面积巨大的人工湖或是城堡前奇想花园的漫漫长征吧。因此,香港迪士尼的游玩的连贯性上要超出上海太多,如果落塌在度假区内的三家酒店之一的话,三天玩下来的疲惫感甚至还不如在上海迪士尼中疲于奔命的一天。
但随着后续的“灰熊山谷”“迷离庄园”“反斗奇兵”这三个园区的扩建,我们可以从地图中直观地看到香港迪士尼的整体园区结构也逐渐向环形结构进行靠拢。考虑到当前香港迪士尼仍在马不停蹄地开展扩建项目,我们只能祈祷未来扩建后的HKD不会随着面积的增长而使得游览疲劳度也变得如同今日的SHD一般。
2.乐园小火车
说来十分讽刺,全世界面积最小的迪士尼乐园HKD所配备的小火车却在面积巨大的SHD中缺席了。虽然不知为何SHD没有引入这一项目,但HKD的小火车项目我个人是要好好吹捧一番的。首先要夸赞的便是这一项目弥补了园内通勤方式基本靠走的缺陷(在SHD内基本如此,而HKD在小火车之外还有可偶遇不可硬排的美国大街古董车作为从乐园入口到明日世界通勤方式),对本来就小而精的HKD来说只会使得游园体验更为舒适宜人,试想——刚在幻想世界里玩完小小世界,出来拐个弯便能坐上小火车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晃晃悠悠地来到米奇大街就地观看花车巡游,这一体验实在太过友好。
除了节省体力之外,小火车也增强了园内各个主题区域之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当乘坐小火车环行整个香港迪士尼园区时(由于现在到站后必须全员下车,要达成这一目的恐怕得分别排队两次),随着外部的景象逐渐从上个世纪中期的美国大街变为充满南美风味的热带雨林,再从童心满满的幻想世界变为科技感十足的明日世界,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一小火车仿佛魔法调料一般让代表未来、现在和幻想的独具风味的各个区域有机整合到了一起,让游玩体验产生了格式塔感知。因此,SHD中这一项目的缺席不可不说是一项莫大的遗憾。
#软件篇#
迪士尼乐园相比其他主打纯粹感官娱乐的游乐园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极高的软硬一体性,这一点在前文中对于两地迪士尼乐园的硬件亮点的描述中便可看出:硬件的存在是为了软件服务,以使得游客产生精神上的共鸣,而绝不仅仅是为了炫耀硬件实力或是增加营销噱头。
提到一个游乐园所拥有的软件水平,恐怕不能不涉及服务水平这一话题。据网上传言,香港迪士尼中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要比上海好上许多,个人经验也的确印证了这点。但在此处我并不想过多探讨两个乐园的服务水准比较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服务水平更多是乐园运营方面的议题,而且这一内容往往可以通过人员的招聘、培训和激励进行后天补足。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谈的是更多乐园设计方面的东西,也即,在乐园诞生之初很大程度上便随着制作人员的思路和眼界被彻底定性、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的软内容。在这一点上,我主要想吹一吹SHD的餐饮服务和护照体系这两方面内容。
1.餐饮服务
众所周知,迪士尼乐园门票仅仅只占其营业收入中不算太大的部分,更多收入则来自于餐饮/住宿/周边售卖。餐饮部分乍看上去并非仅仅是软件层面的内容这么简单,更何况一套完整的餐饮服务体系需要强大的物流与采购、基础设施建设、营销、人员招聘与培训方面的投入作为支撑,因此把餐饮放到软件层面进行讨论似乎不尽合理。但此处我个人要讨论的并非是餐饮的后台渠道配置或者消费者可见的餐饮口味/性价比之类的东西,而是谈论的餐饮服务给游客带来的代入感以及让游客以餐饮为入口投身至迪士尼乐园所构建的故事中的能力。
一方面可能是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思路在十年中有了长足提升,另一方面可能是迪士尼在21世纪以来进入到了另一个黄金时期打造了无数可用于衍生的王牌IP,我们可以看到,SHD在餐饮服务上与IP的结合程度相比HKD有着质的飞跃。虽然面积更大,但SHD的主要餐厅数量与HKD反倒不相上下,因此显得密度更低,平均每一主题区只有一家大型餐厅,而香港迪士尼则几乎每个主题区包含了两家餐厅(扩建后新增的三个区域除外)。尽管如此,SHD中各个餐厅存在感却比HKD中高得多,这便是得益于其与IP的高度结合。
在上海迪士尼中,几乎每家餐厅都有着全方位的IP支撑:米奇好伙伴美味集市in米奇大街——米奇IP不必多说,餐厅的内部装潢中包含了迪士尼角色全家福壁画与诸多角色原画;漫月食府in奇想花园(原名漫月轩,想必是由于原名称作为餐厅的识别度太低)——以原创IP中国诗人漫月为主题,以美不胜收的中式园林风格进行装修;巴波萨烧烤in海盗湾——基于加勒比海盗,餐厅装饰完美营造海盗风情,有一部分用餐区域甚至位于“加勒比海盗沉没宝藏”游乐项目中,代入感堪称一流;匹诺曹乡村厨房in幻想世界——以匹诺曹为主题,餐厅中的壁画描绘了完整的匹诺曹电影中的故事,此处还出售网红米奇头披萨;老藤树食栈——源自长发公主中的鸭鸭客栈,餐厅入口处贴有男主尤金的通缉令,餐厅背后甚至还有微缩版的长发公主所居住的高塔,还原度满分。即便是小吃摊点,SHD也拼尽全力地将其融入到迪士尼故事当中——提莫太小吃(小飞象)、仙女教母妙味厨(灰姑娘)、帕帕里诺冰淇淋(唐老鸭)、小米大厨烘焙坊(料理鼠王)、魔法师密制小食(幻想曲——经评论区朋友指正,此处应为石中剑)等。
即使细致到餐品的容器与内饰SHD也依然不马虎。举个例子,在老藤树食栈中,碗底会印有长发公主乐佩所在的王国的国徽;在食物外观上,大到披萨饼的形状,小到薯饼和蒸蛋,无不处处洋溢着米奇元素,让人始终沉浸在这个被米奇施展了魔法的奇幻王国中。
老藤树食栈中尤金的通缉令
而香港迪士尼在这些细节上似乎就有点偷懒了,首先,园内大部分餐厅缺乏IP支撑,较早的一批餐厅中只有皇家宴会厅在内饰中包含了公主系列元素,后续新增的大冒险家餐厅与迷离庄园的故事设定完美联动倒是值得称赞(在其设定中,大冒险家餐厅是亨利博士的私人陈列室,餐厅地图也有展示在迷离大宅排队区的墙壁上),但除此之外,其他餐厅与迪士尼热门IP之间难有瓜葛;其次,每个景区的两个餐厅大部分只在菜品风格上进行了区分,而缺乏主题上的细分(例如明日世界的彗星餐厅和火箭餐厅,探险岛的碧林餐厅和河景餐厅),因此也导致了同质化竞争激烈,当前彗星餐厅已完全歇业,河景餐厅也处于开一天关一天的状态;另外,菜品配置也很难找到迪士尼本身的影子,拿到各种港式烧腊、咖喱羊肉饭泰皇炒饭或是日式炸猪排定食菜品后瞬间从迪士尼乐园的氛围中出戏不少。因此,从整个餐饮服务的软实力支撑上而言,个人还是更为偏好上海迪士尼。
2.隐藏游玩方式——梦想护照
不少上海迪士尼的游玩攻略中都只提到了游乐项目的游玩顺序和表演观看建议,但乐园中针对迪士尼核心粉丝的三个隐藏玩法却少有人提及,他们分别是徽章交换、护照盖章和观看隐藏表演。SHD和HKD均配备了除了护照以外的其他两项玩法,而在这篇文章里我主要想吹爆SHD所拥有的护照玩法。
在上海迪士尼,你可以在入园时购买一本梦想护照,护照中会简要介绍每个主题区域的特色,并各自设有盖章页面,乐园中每个主题区域或是特色景点中都包含了一台护照盖章机器(大部分都隐藏在纪念品商店中),你的任务便是前往各个区域打卡来让整本护照的印花空白处都被集满,如此一来便可返回米奇大街的商店向演艺人员索取特殊的纪念徽章。
SHD旧版(不包含玩具总动园)梦想护照,在18年玩具总动园开园前价格曾一度被抛售至20元
这一玩法设置得是如此地精巧,以致于无论是对迪士尼毫无了解的路人,还是迪士尼死忠脑残粉都能享受其中:对普通人而言,小小的一本护照可提供对于园内所有主题区域的简要介绍,让游客可以对各个游乐设施的故事设定与迪士尼朋友的形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至于在拍照时对达菲熊这个之前未曾接触过的形象满头雾水;而对死忠粉而言,在各个游乐项目已经刷爆后梦想护照的盖章之旅给乐园提供了另一种可玩性,护照所提供的盖章点引领着粉丝自主选择自己的游玩路线,将点与点之间的移动路径变成了一段富有意义的探索之旅,最终收获惊喜徽章之时满足感不言而喻。
但十分遗憾的是香港迪士尼目前未能提供这一玩法,希望未来香港迪士尼能看到这一玩法在培养死忠迪士尼粉丝方面的潜质,将这一玩法纳入到扩建项目中。
#总结
综上所述,对SHD和HKD两个乐园的一句话比较结果便是:上海迪士尼采用了前卫和奔放的设计思路使得其有着更优秀的沉浸式体验;而香港迪士尼受限于面积与年代,在乐园故事设定的完整性上略有不足,但精巧细致的结构与后天努力补足中的项目数量使其现在有着非常舒适惬意和令人满意的游玩感受。但现在如果再给我本人一次在这两个乐园中二选一机会的话,我可能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上海迪士尼乐园。希望这篇文章对时间预算有限、正在对犹豫去哪个乐园的潜在迪士尼粉丝和与我有着感同身受体验的死忠迪士尼粉丝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