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可以"变废为宝",造纸就是途径之一。我国造纸工业发展就是从草浆"摸爬滚打"过来的。因为草浆生产污染严重,所以我国"弃草从林",坚持走林浆纸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森林资源匮乏,木浆原料短缺,使我国造纸业近年来开始逐渐注重非木纤维的科研,改变以往草浆生产面貌,整个过程COD(化学需氧量)指标有很大程度的降低,黑液用来生产肥料,一些企业也都已经拥有了很多国家发明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原来国家不鼓励麦草制浆生产线,但今年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以非木纤维为原料、单条10万吨/年及以上的制浆生产线已经被列人《20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有关政策也在向这样的产业倾斜。我国每年仍有2亿多吨秸秆没有利用,其中相当部分可以用于造纸,我们应该发挥我国这个特有的资源潜力。秸秆能够"变废为宝"解原料燃眉之急是好事。但我们还是应该冷静思考,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根据企业自身条件进行扩大化和产业化,避免一哄而上,造成"集体跳崖"。目前上马的一些秸杆造纸企业强调项目是节能环保循环无污染制浆造纸新兴技术,突破了传统工艺,利用当地丰富的秸杆资源进行纸浆生产,原料和生产动力全部来自于秸秆,不需要木材、煤、电等传统资源和能源,不仅可以实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而且其生产的生活用纸、食品包装、纸杯等产品,也具有绿色、原生态的特点。有的企业更是称秸秆造纸项目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为造纸业找到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将会有效扭转当前我国森林资源匮乏、造纸产业对木浆进口依存度过高的被动局面。。我国每年有大量秸秆产生,包括稻、麦草、棉秆、玉米秆和其他农村剩余物资源。这些废弃的农作物秸杆年产量约有7.3亿吨,其中可收集部分约4.5亿吨。如果充分利用这些草类资源,变废为宝,就可以有效解决中国造纸原料供给不足的问题。然而,过去"秸秆造纸"的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污染比较大,这使得它无法大规模取代传统的木浆造纸。目前国内草浆造纸企业研发出了"无污染清洁制桨新技术",这种技术能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物质的产生,避免了最大的污染源--硅,大幅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如果通过无污染纸浆新技术,把我国每年产生的4.5亿吨秸杆中的一半加以利用,那么就可以生产2亿吨优质造纸草浆,从而生产出2亿吨纸张。这个产量可在国际市场上换回3亿吨石油。随着"无污染清洁制浆新技术"的推广,草浆将作为重要的原料补充,活跃在纸业制浆舞台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