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回答以下问题:
1、依据作者,什么叫“活在时髦的词语里”?如何避免?根据你的生活体验,能完全避免么?
“活在时髦的词语里”就是人们经常把“真理”“实在”“爱”“道德”甚至是“上帝”这些词作为时髦词语来使用,尽管听上去一套一套的,但言之无物在思想上却没有任何价值。然而人们却因能说出这些词语而感到快慰,活在了“时髦词语”给自己带来的那种惬意中无法走出来。Why?我们来看看“时髦词语”的概念:“时髦的词语”即听上去富有亲和力的令人赞叹的词语。 “时髦词语”就像我们用来证明自己身份的徽章。“时髦词语”看似明确,其实最难理解。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明白这些“时髦词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而只是用这些有亲和力和令人赞叹的“时髦词语”来融入一个团体或彰显自我与他人的不同,。
避免“活在时髦的词语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词语不仅妨碍我们理解自己行为的真正本质,而且还会成为哲学的一块绊脚石,它们不仅不能帮助我们思考,还会代替我们思考。How——如何避免?定义你的术语,说清楚这些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在我们讨论的世界里((外),其自身到底代表什么?需要不断去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去理解这些“时髦词语”。这些词语只有紧紧扣住所要解决的问题时才是有用的,它们的含义才能明确。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用它们做事、实践,才能避免活在言之无物的时髦词语里,活出来。
对于这一点我有深刻体会,去年我组织学校老师们读《关键对话》,老师们在讨论地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书中的“积极暂停”“回归自我”“共建共享观点库”等,但是仅限于知道这些知识而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较少,所以觉得书上说得挺好,但是无法真正知道生活。这本书是对我影响特别深的一本书,可以说是我的一本根本性书籍。我的原生态家庭沟通模式非常糟糕,尽管我竭尽全力想避免,但依然无法摆脱,看到这本书我看到了希望,无论家里还是学校,我都是刻意地去用书中的内容去练习,尤其是在家中。后来我与爱人以及孩子的沟通模式发生了颠覆性地转变。所以我鼓励老师们去生活中去实践,与孩子、与爱人、与学生、与读书会的老师们通过案例去刻意去练习,经过我们一年一起努力将书本与生活联系起来,老师们的沟通的思维模式才得以重建,才开始理解了书中的“时髦词语”。
根据我的生活经验,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人的认知发展是渐进的,就如第6页中小孩对狗的认识一样(不知这个例子是否恰当),概念的精确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而在认知发展的前期就很有可能陷入“时髦词语”中。这并不是什么可怕的问题,关键是要时刻去审视,去觉察。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通过反思、审慎思考、具体实践、多问自己一些问题,去发展自己,认识自己,过一种审视的生活。
2、如何理解“哲学要以绝非平凡的方式得出平凡的观点”(12页)?
首先,哲学是关于自身和世界的信念及态度的总和,而做哲学要尽可能清晰和有力地把我们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需要明确表达和论证。这就需要你不仅是阅读他人的哲学著作,而要与他们合作,表述他们,捍卫他们,依靠他们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帮助我们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分析和批判性地考察帮我们把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看法综合起来,将其整合为独立的、统一的、能够为之辩护的看法。
其次,哲学试图发掘观念中所蕴含的全部意义和结构关系,并尝试发现他们与其他哲学家观点的之间的关联;哲学还需尽力去评价自己的观点同其他观点的区别,能够与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争论,并且尝试去解决他们可能留给你的困难。
所以“绝对非凡地方式”是对事物本质不断探索,这是一个复杂的、联系的、审慎的、批判的、严密的、不断创造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与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进行争论,最终找出自身与世界的关系。
“得出平凡的观点”是指哲学是努力思索生命,努力去理解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明确表达和澄清关于自己关于世界的看法,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之所以说“平凡”是因为它与人人有关,来源于我们自己,来源于生活,而又指导着我们去追寻生命的意义。
3、哲学为什么需要清晰性?我们能不能说凡是清晰的哲学就是好的哲学?你觉得好哲学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做哲学要尽可能清晰和有力地把我们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哲学涉及观念、重要理论和眼观,它们必须在演讲或写作中以尽可能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好的哲学的表述的关键是论证,最好的论证总是有我们由我们称之为哲学逻辑的缜密思维过程来规定的。哲学是对世界不停止思考的过程。清晰地哲学体系和概念框架可以更好地让我们理解自己,也可以让我们能清晰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不能,冯友兰先生指出:中国的哲学家的语言往往只做提示,并不做说明,他们述说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使用的于洋却很简短。只有提示不做说明对很多人来说感觉不够清晰,但我们不能说这些哲学就不是好的。如中国的中庸之道——执其两端用其中,阳明的“心即理”。
好的哲学应该是可以帮助人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理解人生的意义,可以明智、静心、培养品德,可以提升人的思维模式。
4、在作者看来,什么是哲学的“风格”?根据你的阅读和体会,你认为哲学的风格有哪些来源?
一种哲学的质量取决于它所提出的思想的独创性、彻底性、观念之间相互联系的严密性,以及整套看法留给读者的印象的鲜活程度。伟大的哲学家能雄辩地提出自己的思想,出色地为之辩护,并把他们组织到一起,建成一座宏伟壮观的大厦。而这哲学大厦的所有材料和构思设计就构成了哲学的风格。
我认为哲学的风格来源于:时代背景、地理环境、经济背景、文化背景、生存环境、受教育程度、国家的意识形态、国家的体制、民族的特质等。
5、你从加缪对西西弗斯(48页)的重新阐释中看出了什么?
无论生活多么荒谬,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找到自己的幸福。人可以通过反抗荒谬,拒绝参与世界的不公,尽情地享受生活来使生活值得过。
加缪说西西弗斯和普通工人的感到悲壮是因人是有意识的。而人对生活的意义的理解正是因为意识的存在,对处境的解读不同,做出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心境。人之所以能够与命运抗争是因为对自身命运有足够明晰的洞察力。因为洞察,所以不惧,因为不惧,所以轻蔑。对帕尔默话进行了改编:生活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特别是在那些要求超过本人所能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而正是这样的轻蔑与不惧让人充满力量,让西西弗斯有勇气挑战命运,尽情地享受这一切。而在不断挑战的过程中他明白了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就是足以充实他的心灵,从而获得幸福。
这就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平、少安一样,面对无尽的苦难,不屈服与苦难去对抗,最后走出了平凡人的不凡人生,找到了平凡人的幸福。
6、请细读49页下面的这个例子,仔细想想,你能从这个例子中读出些什么来?
你对生活的看法从多方面决定了你未来生活的走向。文中通过举例说明你对生活所抱的太多是“狗咬狗和人人为我”,最终发现处于这一氛围中。你的境遇很大程度上是你自己造出来的。正是我们对生活的看法决定了我们所能发现的意义。这类似于心理学中提到的:自我催眠和心理诅咒。具有悲观情绪的哲学家正是因为清晰这一点,所以将自己的哲学表述得甚微欣喜和乐观,就是为了改变自己。
这对于我们当下的生活的启示就是,我们要时刻反思、审视我们的哲学表述,如果出现消极负面不利于发展的,我们就要及时调整自己解释自我的哲学路径,从而不断改变自我,完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