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生命在于运动 颖瑶 摄去大鹏团建,在古城的私房菜馆吃到香甜软糯的窑鸡。老大灵机一动,低头跟总务主任吩咐:“去叫店家按我们人头数给每人准备一只窑鸡,带回家给家里人尝尝。”
不一会儿,店家把裹着油纸的窑鸡分发给每个人,大家都为体贴的老大鼓起掌来。来自梅州的同事说:“太好了!正想买一只回去当‘等路’呢。”等路?什么是等路?我们一桌人都迷惑不解。同事微微一笑:“小时候我们最盼望在外工作的父亲回家,每逢周末,下午三四点就到村口的路边等,因为父亲会给我们带好吃的。我们客家人,在外工作或者外出办事,出远门回来,一定不会忘记给家人带点礼物,一般是食品,偶尔也会给小孩带玩具。我们客家人叫这些礼物为‘等路’,这个词来自客家方言,意思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手信’,是客家地区的一种习俗。”
原来如此。等路——我好喜欢这个形象的名字,充满了画面感。仿佛看到村口路边,那些满脸期待的孩子,接到家人时欢呼雀跃的样子。
来自湖北的同事接话:“在我们那儿,外出的人给家人、亲朋好友带礼物叫带“接意”。言下之意,接着情意,也挺好玩的。”
“接意”,接住归来的人的心意。哈哈,这个也挺好玩。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接意”强调的是“意”,不在礼物多寡轻重,只要意到就行了。
来深圳20多年,早已被这里的文化同化,外出旅游、出差必会给亲朋好友带手信。从前以为手信是深圳习俗,现在才知道各地都有类似习俗,只是有的地方叫“等路”,有的地方叫“接意”,称谓不同,但都传递了出门在外的人对亲朋好友的惦记与情意。
我的家乡在湖南,我不知道在我们那儿对这类礼物称作什么,但我却想起一个故事:
那是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爸爸到北京出差,带回来10个干瘪的面包。家里五口人,刚好每人两个。父亲到家的时候刚好是中午,大弟被留堂了。为了让他早点吃到少见的面包,父亲让小弟把面包带到学校去。小弟斜背着黄书包,里面鼓鼓囊囊地装着4个面包。一路上,他吃完一个又吃一个,自己的那份吃完了,还觉得意犹未尽。盘算了一下,再吃一个吧,就跟哥哥说爸爸只带回来两个,一人一个。这么一想又放放心心地把第3个面包吞进肚子,吃完后觉得后怕,生怕哥哥追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剩下的最后一个面包也啃完了。摸着圆滚滚的肚子继续上学,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
当晚的餐桌上,爸爸问弟弟们面包味道怎么样,小弟心虚地低下头,大弟一脸懵逼。爸妈一看,瞬间就明白发生了什么。母亲进到里屋,拿出她没舍得吃的面包,笑盈盈地对大弟说:“中午你没回来,面包给你留着呢。爸爸从北京带回来的,快吃吧。”晚饭过后,父亲找了个借口,把大弟支了出去。
然后,父亲把小弟叫到跟前,取下墙上的竹枝,准备给小弟来一顿“笋子炒肉”。竹枝还没扬起来呢,小弟已经哭出声来:“爸爸我错了!我再也不这样了!我太自私了!面包太香了!我忍不住……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我再也不会这样自私了……”
父亲的竹枝有没有落到小弟的身上,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父亲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是一家人,爸爸出差的时候。天天都想着你们。省下几块钱给你们买了面包,还有小口琴。就是喜欢看到我们一家人和和美美、互相谦让的样子。你们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可不能只顾着自己舒服。懂了吗?”小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一晃40年这去,我们姐弟仨都长出白发。小弟是刑警,经常外出办案。到哪总不忘记给我们捎回东西,无锡的泥人,赣州的脐橙,北京的烤鸭,宿州的烧鸡……都不贵重,却总能让我们感受到兄弟姐妹间的那一份深情厚意,感受到被惦记的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