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我理解的孤独是,孤独并非所谓众叛亲离,而应是顺应自己内心而做出的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3210/7c01efd9631b9be9.jpg)
周国平在书中说道:“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才使得我们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诚挚的爱”。而现实中,往往社群中的人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枯燥乏味,因为所有的社群都要求人们必须做出自我牺牲,在场合内抛开自己心中真正所爱。除此之外,拘谨,麻木也不可避免的伴随着社群交流,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他便越难作出如此的牺牲。
我们曾经都以为自己会是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侠客,于风云激荡中恣意潇洒,然后只留给世界一个帅气的背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越来越发现,其实我们都错了,所谓侠客,注定孤独,注定只能在在自己的世界观中挥洒才华。
由古至今,诗酒侠客以及山林隐士们多热忱于独自行事。诸如我们都熟悉的敢让贵妃磨墨力士脱靴的青莲居士,放弃世人皆羡的庙堂高职金丝玉帛而独去追求心中所愿。再有如五柳先生者,远离社群弃官归田而追寻自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似孤独的生活。在我看来,所谓孤独则来自于自我追求而带来的无人慰问与照顾,来自无人重视而自己一个人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想法。但一个人往往在越感到孤独时越能排除外界的妨碍进入自我思索,在自我的思索中实现思想与层次的升华。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3210/60db35a34ef59e04.jpg)
用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来结尾:孤独并非被动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是对自己所追求的事物的尊重与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