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比格比萨创始人赵志强:大披萨追梦人 | 餐饮面孔

比格比萨创始人赵志强:大披萨追梦人 | 餐饮面孔

作者: 餐饮面孔 | 来源:发表于2019-07-19 15:43 被阅读0次

    大披萨追梦人 | 餐饮面孔

    原创: 面孔作者 餐饮面孔 昨天

    本期【餐饮面孔】—— 比格比萨创始人赵志强

    故事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北大荒这片神奇的沃土上,佳木斯作为当时欣欣向荣的口岸城市,成为东方城市新星。当地第九中学正读高一的他不曾想到,平时老师眼中“全班最皮排名”能进前三的自己,有一天会跟洋快餐“披萨”硬刚到底,他就是比格比萨创始人——赵志强。

    01 不想做裁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停薪留职为许多体制内职工下海经商打开了缺口,赵志强的母亲,闫玉兰女士紧随时代浪潮,成为所在服装厂第一批申请“停薪留职”员工,天朗气清的下午,用木头钉上铁皮制作简易招牌,用油漆写下五个大字——迎春服装店,伴随缝纫机“吱吱呀呀”的声音,就此做起服装生意。现在想来“迎春”这个名字,颇具“迎接时代春天”的深意。

    随着迎春服装店生意日渐红火,玉兰女士一个人忙不过来,在学校教书的丈夫索性辞职,一心一意和妻子经营服装店。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专业剪裁书籍,从老师跨界到剪裁界,丈夫突破传统裁法自学剪裁,创新剪裁的裤子兼具实用性与时尚性,迎春服装店在当时街坊邻居中小有名气。

    夫妻二人盘算让小儿子赵志强“子承父业”,在佳木斯选了当地最有名的师傅,拜师学艺专门学裁剪。90年代初,服装剪裁师可是炙手可热的铁饭碗,赫赫有名的老师傅在当地开了服装技校,地位比肩蓝翔。

    学手艺,做助教,当学徒。剪坏过几十匹料子,也裁过几身像模像样的西装。继续跟着老师傅学习剪裁,将登上一艘顺风而行的大船。一年之后,小宇宙在内心嘶吼:“做衣服不是我的人生方向。”

    1991年,家里的平房被拆迁,一家老小突然没了家。搬走最后一个大木箱子时,推土机掀掉了老宅的房顶。站在老宅中央,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马上要夷为平地的墙壁上,眼睛像录像机一帧一帧记录每个角落,试图把生养自己这座老宅的每一寸记忆都刻在脑海。

    18岁,望着街边广告栏台球厅的转让信息,创业的念头便扎下了根。他毫不犹豫地一把揭下,争到第一张改变命运的船票。

    他用母亲出资的3000块启动资金盘下一个小台球厅。有多小呢?就是走在街上不仔细看一定会被忽略的那种,但这个不起眼的台球厅,却成为日后扶摇直上的历史里程碑。

    最早,台球厅只有两个台球桌,为了省钱,什么都亲力亲为——台球桌布面不平整,拆了自己铺,桌腿不光滑,自己买砂纸叫来朋友,一人抱一个桌腿打磨,经常磨着磨着就睡着了。

    经过1年经营,台球厅慢慢有了起色。1992年,打听到星牌台球桌比较出名,“佳木斯没有这么好的台球桌”,于是四处筹钱花了近6万元购置4张星牌台球桌,进一步扩大规模,原来的小场地也换到了附近的一座小二楼上,“小二楼台球厅”因此得名,还请了当地有名的书法老师题了字“星牌台球,国际一流,登临竞技,拔得头筹”。

    没辜负这十六字的美好嘱托,小二楼台球厅的名字,一夜之间在佳木斯商业街区走红,长队从白天排到深夜。

    常常到了深夜要打烊的时候,顾客还不愿意离开,“再玩一局就走。”之后,生意超出想象的火爆,几个月投资就收回来了。

    初过弱冠之年,小试牛刀,却大现锋芒。一切仿佛来得太快了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一阵烟。1996年,赚到第一个100万,掘到人生第一桶金。回想起自己站在老宅废墟中的情形,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

    时代对每个阶段的人们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每个人也用自己的方式因应。可能在故事主人公所经历的未来,那团火还没有被人发现,但是在未来的未来,它定会以烈火燎原之势,烧进每个人的心里。

    02 做Big披萨

    1998年女儿降生,这个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被赵志强比喻为“像是迎来生命第二春”。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决定再次创业。

    相比18岁初开台球厅,第二次创业目标明确了很多。他看准汉堡快餐赛道,打算大干一场,于是前往北京参加培训,回到佳木斯后在一个人流量很大的转角街区,盘下一家100平米的店铺,加盟一个汉堡品牌。

    通过半年摸索,发现这个汉堡品牌产品单一,所供给的原料昂贵,而且不符合当地人口味。于是改头换面创立多乐美,重新设计产品,新开拓了披萨,热狗,蛋挞,烤肠等新产品。尤其在那个年代,肯德基还没推出蛋挞的时候,他就花高价买了蛋挞的配方,手工擀制蛋挞皮儿,现烤的蛋挞味道特别棒,一经推出,立刻成为店内的爆款产品。

    2001初,人生的第二个100万,入账。可这远不是赵志强的野心所在。

    同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神州大地普天同庆,夫妻二人认为北京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于是来北京考察,发现麦当劳肯德基在北京已经遍地开花,多乐美明显无法与之抗衡,这时候重新选择赛道变得尤为重要。小两口发现做披萨的必胜客生意异常火爆,一张披萨80-90元,客单价远远高出普通汉堡,十几年前必胜客还没形成规模连锁,京城零星几家店每天都排起大队。

    “就做披萨!”为了打差异化路线,他决定在披萨自助品类杀出一条血路。夫妻二人匆匆回程,安顿好佳木斯的家人孩子以及多乐美(汉堡店)的后续经营管理。

    2002年3月26日,两个行李箱,两张火车票。1584公里,27小时10分钟,火车驶入北京市区的那一刻,赵志强在心里说:“北京,我来了。

    他有一股迎难而上的劲头,应该是出厂自带的。

    在北京没有任何亲戚、朋友,除了妻子的一个大学同学。初来乍到的二人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从北京站拖着行李箱,顺着长安街,跨过东二环,走过建国路,沿着二环辅路走了一个多小时,一直走到雅宝路的妻子同学家,把行李寄存到同学家,小两口非常默契的在胡同口报刊亭买了两份报纸,一份手递手,一份精品购物指南,又买了张电话卡和两个自行车,北漂生活就此拉开序幕。

    到北京的第二天,俩人骑着自行车为多乐美2.0披萨店寻找心中的完美铺面。从前门骑到后海,在积水潭地铁站附近的金龙源旅店里,二人确定了暂时的落脚地,还分不清东南西北的夫妻组合,哪热闹就往哪骑,从西直门穿过学院路,骑到五道口,按照报纸上发布的铺面出租信息,一家接着一家探寻。

    终于在一个多月后,在北京动物园附近找到了合适的门面,位置极为精妙,“左边动物园,右边动批,游客和学生都特别多,是个风水宝地。”

    位置确定了,可这第一家店该取什么响亮的名字呢?还叫多乐美?不够大气,朋友们提议西餐厅叫“Family”或者“Happy”等等,都被赵志强否决,“必胜客叫pizza hut ,我们就叫‘Big pizza’!”一来展现产品特性,而来预示着企业发展越来越大。名字一定,接下来的环节,就有点水到渠成的意思了。从租铺面签合同到装修筹备,注册公司到logo VI设计,一气呵成。

    Big中文谐音比格,比格比萨就此诞生。

    比格比萨第一家店面(西外店)生意兴隆

    那一年,还未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人,用满腔的热血激情倾注在这个崭新的品牌上。他知道自己一定能做成。或者说,早前做过的许多努力都是为了这样的机会,只是相比于很多人的穷穷自寻,他更擅长等待和选择罢了。

    赵志强会把这样微妙的机会归结为运气,当然运气到来之前需要有长时间的专注,好比猎人专注于瞄准,就能够碰到猎物,因为专注射一个位置,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了敏锐的嗅觉听觉,还有直觉,知道这里可以有陷阱,这里可以隐蔽,这里可以攻击。

    老赵,就是一位优秀的猎手。

    03 比格比萨

    正当外界认为餐饮品类“洋快餐”的格局已无变数的时候,一个新玩家杀了进来。2002年7月18日,定位披萨自助的比格比萨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第一家店正式开业。加上自己和妻子,一共17个员工,其中3-4个是从佳木斯带过来的“精兵强将”。

    为了节省成本,夫妻二人和员工同吃同住,白天大家一起工作,晚上闭店回到宿舍,氛围更像是家人。深秋的北京还没有暖气,就裹着被子坐在床边,一边吃饭一边和大家开会,与其说开会不如说是“大家长”在絮叨“比格这个孩子今天的成长有哪些问题”,刚开始的小半年,基本上都是围绕“咸了淡了”“今天服务有没有到位”这些问题展开,好几次,说着说着直接睡着了,员工们便互相使使眼色,蹑手蹑脚的逃离开会现场。

    到了夏天,宿舍里格外闷热,一个房间三个上下铺住6个男生,其中就包括赵志强,七八月份的北京燥热难当,没条件装空调,大家只好用手巾打湿了擦汗,擦完能凉快一小会儿。

    不到半年,比格第二家店开业,之后的每年都保持着2-3家的开店频率,至今全国已有近60家直营店,70余家加盟店,除了大本营北京之外,比如大连,承德,邯郸,青岛,武汉,西安,天津等等,比格比萨的版图遍布全国。

    2012年,完成人生中又一个小目标,十年百店。现在讲起当年艰苦奋斗的情景,还颇有感触。

    当年睡在上铺的兄弟姐妹,还有8位陪伴比格走过17个春夏秋冬,亲眼见证它一步步发展壮大,如今他们全都在比格各个部门位高权重的岗位坚守着。

    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赵志强总结出三件做餐饮的头等大事:

    第一,选准赛道。一旦赛道错了,有可能全盘皆输。选准赛道之后,再看方法和过程,交给时间去做评判。

    第二,足够专注某个领域,厚积薄发才能超越别人,超越自己。

    第三,要有耐心有韧劲。做餐饮不是五年十年就能收获的事情,十年可能只是一个小基础,20年刚起步,30年才是真正的成就。

    赵志强不断进行产品研发,尝试创新“中国风披萨”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野心”呢?看未来规划即可。赵志强把比格未来30年发展规划都做完了,2022年完成200家店,2027年完成500家店,到2032年完成1000家店扩张。

    比格目前130家店面左右,说起来容易,千百号员工,管理起来是个大问题。这中间有个小插曲,大概在2007年,有顾客在网上留言,说来了好几次没喝到奶油蘑菇汤,很失望。于是在这位顾客再次光临比格就餐的时候,立即让员工盛了一碗热乎乎的奶油蘑菇汤给送上去,顾客再次留言:“汤送上来这一刻,给我感动的一塌糊涂。”

    正是这句话让他醍醐灌顶,顾客要的从来不多,只是在细节上多一点点温情的关心,感动顾客的内心是王道。于是对自己展开灵魂三问——怎么感动顾客?谁能感动顾客?这个人为什么能感动顾客?答案是:员工才能感动顾客。是因为在管理者每一层的逐级关怀中,员工感受到爱的传递,管理者感动了员工,员工才感动顾客。

    从这一点不难推断,顾客的地位在比格心目中的排位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另一方面,创始人对产品的苛刻追求,使得比格的粉丝们口福不浅。赵志强一直觉得比格要把披萨这个“洋快餐”作出风骨,必须注入中国人自己的灵魂。果真没让大家失望,比格先后推出的烤鸭披萨,小龙虾披萨,榴莲披萨,深受广大比格fans的追棒喜爱,常常刚一出炉就被顾客瓜分到盘底都不剩。

    中国特色披萨的教父,老赵实至名归。

    04 逐梦人

    对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赵志强来讲,时代的变化与年少时的认知形成巨大的落差,这一度让人迷茫。经历了青年时期的叛逆与动荡,他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钱不能喂饱灵魂,但梦想能滋养生命。”

    随之悟出两个道理,一个是从父母身上言传身教得来的,说起来有点老生常谈——餐饮人必须要勤奋。从第一天开始创业至今,来北京17年,6205天,除出差和生病之外,每天早晨七点到公司开早会,这是雷打不动的铁律。

    第二点,成就小家到成就大家的转变,梦想是驱动力量。对于自己而言,人生的前半段是追求财富积累的过程,而后半段是追梦人的旅程。

    他的梦做的很大却不失真实。

    梦想之一:成为披萨领域的No.1,这是对老赵多年来付出的最高褒奖与认可。

    梦想之二:为大众的创造美好生活,让更多食客在比格留下美好回忆。

    梦想之三:通过比格这个平台成就更多伙伴的幸福人生,自己的终极梦想。

    和孩子们在"比格厨房"制作超级创意「棉花糖披萨」

    老赵坦言,20年后等退休了想做个收藏家或者投资人,凭借多年经营比格的经验和眼光,给年轻的创业者一些帮助,去成就他们的人生。

    故事的结尾穿梭到2032年,60岁的老人一手拿着紫砂壶,一边踱着健硕的步子,看到一群年轻人欢聚在比格的餐桌前,愉快的聊天,这时候有一个少年说“我第一个儿童节就是爷爷奶奶带我来吃比格!”另一个声音:“我爸妈是比格骨灰粉!从小到大一到节假日必带我来吃披萨!”最后是一位姑娘缓缓的说:“我上大学和同学的第一次聚会就是在比格”……   

    老人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一抹微笑,满眼都是自己20多岁的模样,那年初到北京,和妻子在长安街骑自行车,寻找比格根据地的情景历历在目。

    或许这一刻,才是真正的追梦人。

    采访&文 | 改爷

    编辑 | 李洁

    本文版权归 [餐饮面孔]  所有,欲转载请联系平台获得授权


    本文版权归 [餐饮面孔]  所有,欲转载请联系平台获得授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比格比萨创始人赵志强:大披萨追梦人 | 餐饮面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ks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