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幸福的阿扎罗》时,都不能体会到他幸福什么,穷得一贫如洗,每个人都可以使唤他、欺负他,最后死得也傻乎乎的。再看时,感受却整个逆转,那种幸福和快乐,简单而直接,他不会去想到人家是在利用他、欺负他,他只活在当下,快乐与痛苦都只是那一瞬,所以他不会去多想,接受了就安享所接受的一切,不会意识到苦、累、危险,他在那样困窘的环境里,还要在山上开辟出自己的“咖啡屋”,也乐于分享自己的乐土。当他“知道”他的所谓的兄弟,就一门心思地记得对他好,哪怕是在还生后也记得实践生前的承诺。他不怨天尤人,再坏的处境都泰然处之,总归是为了生活。因为不妄求,所以安之若素。因为接受当下,所以没有不快乐。因为信赖与付出,所以幸福。
而现在的人,生活越来越富足,却越来越不快乐,更少体会到幸福。每个人都在问,为什么?
这需要把人与外界发生联系的方式,其实就是身体,头脑和心灵,这三者必须实现一种平衡,让三条腿都站得稳稳的人才会是愉悦的。
身体是一种欲望联系。它的目标是舒服,一切奢侈娱乐都是身体的欲望。
头脑是一种理性联系。对投入与产出的计算,对自我实现的追寻,对事物规律的探索,这是头脑的功能。
心灵则是一种情感联系,感受喜怒哀乐,体验爱恨美丑,理解幸福与不幸。
当情感理性和身体实现了平衡,那么工作就不再是苦差,不过这种平衡很难,这便是现代人富足而不快乐的根源。
这个社会制造了许多没用的东西,在相同程度上也制造了许多没用的人。人,已经不再是人了,而变成了一个东西,成为生产机器上的一个齿轮。
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与他们不感兴趣的人在一起,生产着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人们不生产的时候就消费,这是一种特别能生产烦闷和制造无聊的生存状态。人们无目的的追求刺激和新奇,以此来驱逐无聊,以为从中会有愉悦和满足。
但是人们用于驱逐无聊的各种消极手段,反而增加了自己的无聊。种种手段,唯一能做的就是阻止他们变得清醒和有意识。对许多人来说,用手机大概就是这样一种用无聊来排遣无聊,因而持续无聊的不幸例证。海量的信息,更是冲击着人们的身心灵。
当人心不能平静,如何去体会幸福与愉悦?不管再多的财富让你有机会去看再多的名山大川,但工作日用电脑,休息日用手机,家里、办公室、地铁上,沙发上、床上,任何一个可以拿起ipad、拿起手机的机会,工作工作工作、聊天聊天聊天……我们的情感就在虚拟的网络里疏远、荒芜,情与义、诗与画、母亲的厨艺、爱人的温存,慢慢消逝,荡然无存,直至有一天你感到空虚,想要温暖,却没有一双手来环绕你的落寞和疲惫,这时候也许你还会埋怨,没有人理解你、支持你、心疼你……
可是,那些晨间晶晶亮的露珠会一直等着你吗?夜晚来临了,太阳能不下山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