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记得在老东家工作8年,准备离职的时候,我的老领导只和我很用心的说了一句话:
要多和领导沟通。
当时认为,自己毕竟也工作8年了,也知道沟通很重要,领导不提这个,我也会注意。
但现在回看会发现,当时意识到沟通很重要,但到底有多重要?当时的自己,并不能给出一个优先级。
但我现在会说,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沟通都太重要了,甚至可以列为最重要的事情。
下面就来谈谈现在我对沟通的理解。从中,或许对你有启发,或者可以优化你的沟通方式。
02
普林斯顿大学曾对一万份人事档案分析,得出的结论是:25%依靠智慧、经验、专业技术之类,但75%依靠良好的人际沟通。
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曾经对500名被解雇的男女做过调查,其中由于人际沟通不良,导致工作不称职者占到惊人的82%。
传奇人物杰克韦尔奇也曾经说过:管理的秘诀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松下幸之助也曾经说过: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也有研究表明:我们工作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
。。。
03
说了这么多,相信你也对沟通的重要性,有了更好的理解。
其实,也你可以回想自己过往的种种经历。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很多事情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沟通的问题。
既然沟通如此重要,该如何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呢?
先说说沟通漏斗,相信大家都听过。简单讲就是,你表达了100%的意思,但对方真正理解接受的可能都不到一半,甚至更少。
借用NLP的观点,可以解释为:信息在编解码的过程中,大量有效信息丢失。
这也凸显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沟通的质量和沟通的频次是多么重要。
最近在微信群,就遇到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朋友主动向大家求助:该如何提高执行力?因为被领导认为布置的任务,领导总是不知道进展,比领导预计的要慢。这位朋友也感觉到,有时候遇到困难会有拖延。
大家开始出主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领导的任务安排下来,一定要明确,他要的到底是什么?在公司里存在的最可怕的误解就是领导觉得自己讲清楚了,员工则以为自己听懂了。
2、明确需要在哪些步骤和阶段需要跟他对齐和同步。防止任务闷头做完了,方向却完全偏了。
3、注重过程中沟通,不要等着被催,要追在你老板屁股后面,勤沟通,直到他发烦,然后摸索出汇报沟通的频率。
4、《哈佛学不到的经营策略》作者说:谁经常向我汇报工作,谁就在努力工作;相反,谁不经常汇报工作,谁就没有努力工作。其实大多数时间,下属的汇报永远是少于上司的期望。当然,汇报工作要讲结果,不是说你天天去找领导谈想法、谈创意就是没有结果,这不叫汇报工作,叫耽误领导时间。
5、沟通是任何阶段都要持续训练的能力,这个还是要刻意训练。频次要够,同时需要技巧。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能看到什么是好的沟通。
04
讲完故事,再来说说最近比较火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这本书同样是在讲应该怎么沟通。
我有一位朋友,曾经参加过一个课程。这个课程专门培训想做读书会的朋友。当时还没有樊登读书会。而其中一个读书会,只分享一本书,就是《非暴力沟通》。从中也能看到这本书的魅力之大。
此外,最近关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之后,发现朋友圈和微信群的聊天,有好几位朋友都有在阅读和推荐这本书。
再说一个官方数据,豆瓣的评分是8.4分。还算不错的评价。
我读过这本书之后也有类似感觉。书里不贩卖鸡汤,不玩弄概念,就是一点一点,帮大家理清楚沟通到底是怎么回事,给出很多实用的方法,有很好的实操性。
一句话总结,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05
这本书可以提炼出沟通的四个关键词是:
观察
感受
需求
请求
怎么理解呢?
和别人沟通的时候,观察自己以及自己的感受,理清楚是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而导致了这些感受。然后向对方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需求,以及请求。
同时,一定不要重视对方的需求和感受,用作者的语言描述就是,如果忽略了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就属于暴力沟通。
这个策略在执行的时候,应该注意几点:
在沟通过程中,也要尝试体会对方的感受和真实的需求。想做到这点,就需要很好的理解对方,走心的倾听对方。
在向对方表达请求的时候,请求一定要具体,有标准,对方可以实现。否则提出的请求只是为难对方。
比如,很多女生会对男生说:你对我一点都不好。
这个时候男生往往特别懵。其实对于悟性不好的男生,女生应该明确指出哪些地方希望对方做的更好。毕竟,男生也有了努力的方向。
关于如何挖掘对方的真实需求,想到之前在NLP超级沟通术培训中听到的一个方法:
多用“什么”和“怎么”去沟通,而不用“为什么”去沟通。
大家不妨揣摩一下这二者之间的不同。
06
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很实用的一个观点是:一定要区分观察和评论。
想象我们过往的沟通,我们最容易犯的就是这个问题,混淆了观察和评论。我们说的话,往往不是观察的事实,而是自己的评论,甚至是带着情绪的评论。
比如你说一个人丑,就是一种评论。实际的事实是这个人不吸引你。你加工信息变成:对自己都没有吸引力,哪只能归为丑了。
但事实是对你没有吸引力,并不代表对别人没有吸引力。
你说别人丑,这明显会激怒别人,而你说她对你没有吸引力,对方显然更容易接受。
07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书的作者卢森堡,年轻时候是卡尔罗杰斯的学生。而罗杰斯是心理学三大门派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性人物。这个阵营另一位大人物就是马斯洛。
关于马斯洛,最著名的就是他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情感需求
尊重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
从这个角度,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非暴力沟通》强调的很重要一点,就是一定要清晰自己的需求和对方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非暴力沟通。
在我看来,很多问题的爆发,都是没有满足自己或者对方的需求。这些需求往往集中在情感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上面。
所以,我们在分析自己和对方需求的时候,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许会更快的找到自己的需求和对方的需求。
08
所有的知识,只有给自己带来改变,才是有用的知识。
学习了该如何沟通,就应该在实际中用起来。
作为一个个体,大概率而言,能和关键的两个人沟通好,你的人生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一个是自己的另一半,一个是你的顶头上司。
一个决定你生活的开不开心,一个决定你工作的开不开心。
在讨论分享这本书的时候,很多女性朋友都表示,她们需要的其实不多,就是一个走心的倾听者,即使这点有很多人也达不到。
所以,从现在开始,即使不能很好的分析对方的需求,也应该用心的聆听对方,理解对方的感受,给对方合理的反馈,让对方意识到自己是在用心倾听的。
而在工作中,作为下属往往也不能体会领导的真实需求,所以经常是再卖力也得不到认可。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以为领导只是交代一件事,把这件事完成就行了。甚至遇到各种困难,也要拼尽全力去完成。
但实际上领导只是希望我们完成一个目标。至于过程,可以采取老板的方法,也可以自己对方法优化。总之,达到目标才是老板的真实需求。
08
关于沟通,最后就用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一句话结尾吧: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