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向往小时候的生活,不只是在小的时候快乐还,还能感觉到那个时候所有人的纯朴和善良,也许小的时候我也单纯。
小时候家里很穷,我刚开始记事的时候家里吃饭的菜是盐疙瘩花水沾着玉米馍吃饭,因为那个时候我爸的兄弟多,又是老小,所以分的地就少,两亩多的地收成后交交公粮就没有什么了,留下的小麦只能逢年过节的时候打成白面才会吃到。
稍微大一些了就去地里面去挖野菜回去蒸这吃,直到我9岁左右爸妈一起出去打工三年后我的家庭生活才有改变,在这之前家里虽然穷但我很快乐,但在我9岁之后感受和经历的一些事情让我成长很多,有亲情的关爱,也有亲情的冷漠,有欺负、看不起,也有帮助和鼓励。
爸爸妈妈出去以后家里就只有我和我姐,我姐姐学习比我好,他比我大三届,9岁那年我上三年级我姐正好上初一,我在村里的小学上的学,她在镇上上初中,她寄校,一周或半个月左右才会回来一次,所以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住。
爷爷奶奶在家的东边不远,平时放学吃饭我都是去爷爷奶奶那里,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爷爷奶奶做的饭味道很淡,所以大部分时间我吃面比较多,应该准确的说是泡面。
平时的时候我大爷会来找我给我一点钱,有时5块、有时10块,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出过省,平时都是做的小生意,卖气球、卖冰糖葫芦、卖油条、卖雪糕等;二爷也经常过来给我送一些吃的,洋糖、饺子、水果等,他在家是和别人一块盖房子,二爷很老实,他去过一次北京,后来结婚后没有再出过远门。
我大舅和二舅,二姨、四姨都会经常过来给我带一些吃的,有时还会留下一些钱,大姨家离的比较远,所以不是经常来,但我知道她一直都挂念着我和我姐。
我10岁的那年快过年了,我张罗着贴春联,姐姐和奶奶在包饺子,爷爷在烧锅,虽然爸爸妈妈没有在身边我有点失落,但看到亲人们忙碌的身影和脸上的笑容我也依旧开心。
年三十的晚上大爷和二爷都过来了,送过来了饺子和果子,还有一些洋糖、花生、瓜子,放了一包烟在桌子上,还说压岁钱先不给我们,钱必须过了今年后才能给,那个时候不和现在一样有电视等,我和姐姐、爷爷、奶奶聊聊天就早早的睡觉了。
早上是6点左右起的,要烧纸、下饺子、放鞭炮、烧香等,等这些都做完了我和爷爷要去坟墓里去烧纸,回来之后就要和爷爷奶奶拜年要压岁钱。之后把洋糖瓜子烟等放在桌面上等着人家过来拜年的时候要给别人吃的,大人发烟。
我和姐姐要去别人家拜年,几乎都会去,我们那边一个队的人祖上都是一个家族的,所以都要去拜年,年老的多数会磕个头,不算年纪大的就会说一下不会真的磕头,看到谁家好吃的糖也会拿几个。
去的时候有些人热情,有些人冷漠,有些人表面热情,背后变脸,但那个时候人还小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东西。
爸妈不在家的第一年过的还可以,年后我去了姥姥家,舅舅家,姨家等,他们都很热情的问这问那,临走的时候还给我们装了很多东西,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东西还多。
春天的时候我和爷爷在北边的空地里种了很多的树,希望这几年能好好的长大卖个好价钱,但就在我和爷爷辛苦几天栽好以后,过了几天发现小树都被别人砍了,爷爷奶奶气的不得了,奶奶更是站在地里骂了起来,我们的家里本来就不富裕,栽的这些树苗钱和时间更是花了很大的功夫。
奶奶在地里骂了很久,准备回去的时候西边来了一个人嘴里也是骂骂咧咧的,不一会就走到了地的旁边,是西边那边的婶子,来到地里就在说你在骂什么?我们家就在这边你在这里骂不就是骂她的吗?后来奶奶和她吵了一架,我看她那样子抄起地头上的一根棍子就要打过去,她看我那个样子害怕的走了。
我实在是想不通,我们并没有得罪过她,而且两家离的不算远,也算五代后的人,不知道为什么?
自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对你好,也不是所有亲近的人对你好,但亲近的人一定有对你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