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满怀期待打开《皮囊》的这一章节——《天才文展》,我想象着这会是怎样的一个天才少年。我开始读阿狗达与天才文展的故事,从平淡的文字中读着他们的青春,读着他们的人生。
对于“天才”文展,他到底是怎么的一个天才?
读前半部分,我认为天才文展在于文展有更高的理想,在于文展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在于他更包容的审慎的应世态度。
当阿狗达不愿与人交流,不愿吃饭,不愿和任何人对视,想象到自己的人生也会和小镇上的人们一样,深感对人世的无聊,巧合之下,母亲把文展带到家里。“他当时的行为举止有种崇高的仪式感,我估计他当时就已经觉得自己是个有天命的人,而我或许是他想启迪或者想拯救的第一个人。”自此,文展和阿狗达,十二三岁谈着人生,谈着梦想,阿狗达的内心波动了,自此,两个人慢慢地有了交际。
在文展一步步和阿狗达谈论着梦想、谈着人生的计划,谈着当下自己的所做,身为读者,我也确实佩服文展在小小年纪的认知水平,有着很大很大的执行力。
文展告诉同在小镇生活的阿狗达:“我们是是有机会过我们想要的生活的,我们可以挣脱这里的一切。”他张开双臂,想象着自己是只老鹰,“所以我们要创造我们的生活。”
但文展是有先天缺陷的孩子,出生就有了兔唇,因为先前的缺陷难免有些偏激,但是小镇上没有人嘲笑他,相反都很尊敬他。在同龄的朋友都在嬉笑玩闹的时候,文展就制定了人生目标—走出小镇,扎根在大城市。组织“文展兵团”,指挥同龄孩子做事,以训练领导能力,为上学和工作做准备。
文展从九岁开始,每天晚饭后便进行整理,他在所有的年份下面列出这一年这个国家发生过的他认为重要的历史,写出他认为这些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他计划在十八岁以前完成一千多年的整理。
后面他谈到,他整理历史大纲是因为在中考作文里,可以运用大量的历史知识,这能使他拿到不错的分数,然后,据说公务员考试,如果能用历史故事说道理,也能加分。
读到这里时,不仅仅阿狗达深觉他的伟大,我也深深敬佩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确有此执行力,并为之而坚持。
想好就去做,有了计划就去实行。如果总是在等一等再做一些事情,等一个恰好的时间开始,那什么是恰好的时间呢?从而就偏了方向,寻找恰好的时间。所以,此刻就是最好的,未来的不确定性更难抽出时间,想做的事情尽快去做,未来有未来的事情做。
文章告诉阿狗达, “我要告诉你的是,困惑、一时找不到未来的大目标这很正常,没有几个人能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可以过怎么样的生活,你做好眼前的一件事就可以了。”
这段话送给迷茫时期的你我。
正如罗祥老师说,每天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用做而不用想,因为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人生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必然存在迷茫,不确定时人生的常态,但只有当自己静下心来做,才会慢慢认识到究竟自己想要什么。
尽管是这样优秀的少年,最终的结局也令人唏嘘,为此而感叹。
文展如愿控分,考上了大城市里的中专,终于离开小镇,可以看看大城市里的生活。
但是在大城市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同学们用先天缺陷来嘲笑文展,文展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偏激。虽然身处在大城市中,却格格不入,也开始痛恨上了生养他的小镇,甚至拒绝回家。多年后,再回到家乡的文展,已经成为了很瘦、很黑、头发枯枯的、不太愿意和人说话的模样,由于父亲去世了,母亲的百般哀求,文展留在了家乡找了份维修工的工作。
是什么导致了文展的落寞?
可能是现实与年少时理想的巨大差距,可能是他想的太过长远,而未能到达他最初梦想的样子,可能是兔唇而导致的极致自卑,可能是他从未热爱脚下的土地,一心只向往着远方,可能是未能寻求自我……
依笔者之见,面对未来,面对未知,我们无法控制长远,却可以把握当下。理想的航舵可能会发生偏转,但是无妨,只要它一直前进,我们便也能在着旅途中感受美丽的景观。
所以,投入到当下就好了。认真且清醒地做好每一件事。
每个人穿的鞋不同,注定要走不同的路。更加努力吧,珍惜命运的馈赠,更加认清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