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抱抱你。这是妈妈离开我家第二天的时候,我想对她说的话。
每次她离开我们家,我都习惯性的怨恨她,你为什么就不能帮帮我?我为了家,付出了那么多,轮到我有需要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帮我。这种积攒了很久的怨气,一直留在心里。
其实我也理解她的难处。从小我们在一直时间比较少,加上彼此性恪冷清,使得我和她之间总有一层隔膜。我知道她的小心翼翼,她的不知所措。她想做家乡的饭菜吃,又怕我们不爱吃。她自己似乎吃不惯我们习惯的口味,但也只能迁就我们。她想大嗓门说话,她的情绪不稳定,总有脾气想要发,但在我家,只能忍着,或者对猫发脾气。不是因为我们不好,而是因为我们太好了,似乎挑不出对她不好的地方。可是这种好,总带着一些客气的疏离和相敬如宾的味道,更让她觉得压抑的难受。
她也试着出去走走,去结交一些朋友。但是她天性敏感,不太会跟人交流,再加上语言不通,性恪中软弱的成分较多,因此交朋友似乎不那么顺利。这点也许我遗传了她。
其实我也很累,一方面我希望她能长住在我家。有妈妈在,她会每日把家里清理的干干净净,每天晚上回去有热饭吃,这是生活方面的便利;还有,妈妈在,她是柔弱的,我必须变强,我可以去拼,去闯,因为有人会要依靠我。她不在,我突然变得没有寄托了。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也有点累。我得时时照顾她的情绪。她今天开不开心,我要陪她聊聊天,我要想周末要带她出去玩,让她散散心。我想给她买一些好吃的、买一些衣服,让她开心……这一切,都会让我觉得有点累。
我之所以写出这些,这只是我的真实的感受罢了。
我爱她,我也想抱抱她。但是我不能,我们之间,像隔着千山万水。
龙应台在天长地久中写道:这世界上有一个女人,不知道为什么,曾经为我做了这些事:头十年,每天省下自己的每一笔钱,为我无穷无尽地提供吃的喝的用的。后十年,什么粗工都愿意做,为我筹学费。她的手上生了茧,因为日夜编织的渔网。我终于受足了教育,而且受的教育越高,我走的越远。她欢欢喜喜,目送我远行的背影。
这个关系很怪异,她究竟欠我什呢?
邻人送来一篮黄瓜,我们都还要坚持以萝卜装篮回报。这些送给我们“人生”的女人,我们拿什么装进篮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