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史纲50讲
【中国史纲50讲】45|冷战和后冷战里的中国利益

【中国史纲50讲】45|冷战和后冷战里的中国利益

作者: 众神_跪下 | 来源:发表于2018-02-14 23:37 被阅读270次

    上一讲我们讲到,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全球经贸出现了一个新结构,就是双循环结构。中国开始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副中心。

    与此差不多同时代,全球政治秩序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冷战的结束。

    在后冷战时代,海洋与大陆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陆世界陷入到混乱中。而中国作为海陆枢纽,将对失序的大陆世界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一讲咱们就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冷战:中国成为世界和平的保卫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不久,世界就进入了冷战秩序。

    美国和苏联主导的两大政治集团开始对峙,也就是海洋帝国与大陆帝国的对峙。

    两大集团虽然对立,但是它们在各自的地盘内都维持了一个很强大很稳定的秩序。像今天索马里那样的局面,在那会儿都是没有的。

    这两大集团,不仅存在于政治领域,也延伸到了经济领域。

    因为,盟主要把自己这个庞大的政治集团维系住,肯定要向小兄弟那边投放大量的财政资源。

    比如,美国苏联都要向自己的兄弟们提供核保护伞,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扩大自己阵营的地盘,发现阵营内哪个兄弟有可能撑不住的时候,就得去帮助它摆平国内国外的各种问题。

    类如,美国会帮助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去打击它们内部的左翼游击队,苏联会出兵镇压捷克、匈牙利等国的反社会主义运动,等等;有时在热点地区还得找到代理人打局部战争,比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什么的。

    所有这些事情,花钱都少不了,所以盟主需要跟集团内部的国家形成正向的经济循环,这样才能把投放的财政资源,通过贸易方式收回来,整个事情才可持续。

    如果不能形成经济循环,盟主往外投放资源就变成纯烧钱了,撑不了几天。

    所以,一个持续的政治集团,前提必须是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因此,冷战时期,美国跟苏联的经济模式能扩张到哪儿,它们的势力范围也就相应地能扩张到哪儿。

    美国的经济模式是市场经济,海洋贸易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础,所以美国的盟友基本上都是能够顺利通达大海的国家。

    苏联的经济模式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以政治控制为基础,因为政治上控制不了,就没法计划;而要形成政治控制,就不能离开苏联太远,以至于它控制不了,所以苏联的盟友基本上都是它周边的陆地国家。

    对美国来说,大陆深处的贸易成本太高,本来它也不大容易与那些地方形成正向经济循环;对苏联来说,海上远方的国家,政治控制成本太高,也没法跟它形成一体的计划经济关系。

    所以它们的扩展范围也就划定了一种边界,形成了海洋秩序与大陆秩序的对峙。

    当然了,这里的说法都是一般原则,也存在反例,比如古巴,那就是离苏联十万八千里的岛国,但这毕竟是个别情况,苏联只要豁出去了也还能够支撑得起。

    前面几讲谈到过,中国在这个时候处在海洋秩序和大陆秩序之间,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支力量。

    中国的存在,能对海陆两大秩序构成均衡,在事实上成为世界和平的保卫者。

    第三世界就是中国的铁杆哥们儿,所以当时中国也向这些地方有大量的财政资源投放,最有名的就是坦赞铁路了。

    但是当时中国的经济和世界经济处在半隔绝状态,导致中国没法通过贸易过程再把投出去的钱收回来,于是就成了个纯烧钱的事情。

    这过程里中国当然有着很大的政治收获,但是这种收获却不容易持续,因为欠缺经济基础。

    后冷战:中国成为世界新秩序的投放者

    后冷战时代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苏联在1991年底瓦解了。

    大陆世界的秩序主导者不在了,很多地方开始陷入失序状态。有些地方是彻底秩序崩溃了,比如非洲的一些地方;有些地方是秩序很脆弱,比如中亚和中东的一些地方。

    按理说,苏联崩溃了,美国就应该把自己的秩序扩展到这些失序的地方。问题是,这些地方跟美国都没有正向的经济循环,美国就算想进入,也难以持续。

    比如,美国出兵推翻了萨达姆和塔利班的统治,以及后来打击卡扎菲等国家,它期待着在推翻旧的统治者之后,这些国家的人民就能建立起更好的政治制度。

    但是美国明显没有考虑到,这些新政权社会根基不牢,生存都成问题,非常依赖美国输血。

    美国和这些地方都很难建立起经济循环,长期输血肯定输不起;所以搞了几年之后,美国不得不琢磨撤军了,结果当地就再陷入到动荡之中。

    也许你会说伊拉克有石油,美国为什么和它没有经济循环呢?

    但查看公开资料就能发现,战后伊拉克石油有一半都出口到中国,中国公司所掌握的伊拉克石油储量也是最多的,要远高于美国。

    所以在美国社会有一种舆论是,伊拉克战争的成本都是美国支付的,但是最受益的国家却是中国,美国相当于替中国打仗了。

    而美国在这些地方打掉了老的秩序,却没能建立起新的秩序,这让它要推行的价值观受到大陆世界的质疑,让美国自己也感觉丧气,还不如当初冷战的时候理直气壮呢。

    苏联没了,美国才发现,大陆世界并不是自己能搞定的。

    这里的大陆世界首先不是一种地理概念,而是一种国际政治范畴,这些大陆世界的国家无法和西方建立密切的经贸联系,从而获得西方秩序。

    那么,美国能不能不管大陆世界呢?眼不见心不烦不就行了?可现实中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人类的秩序是相互联系的,大陆世界秩序混乱的话,其他地方的日子也甭想能过得多么好。最近几年的欧洲难民危机就是一个很明白的例证,中东乱成一锅粥,欧洲就甭想能清静。

    因此,失序的大陆世界,必须重建一套秩序,这不仅仅是为了大陆世界,同样是为了人类的普遍秩序。

    但大陆世界的秩序靠它们自己是搞不定的,如果能搞定,当初也不至于陷入混乱。

    而海洋世界也没法帮助当地建立秩序,因为欠缺紧密的经济联系,政治方案便没法落地。

    因此,只有和大陆世界贸易往来密切的国家,才有能力持续地向这些地方投放秩序。

    答案,就是中国。

    失序的大陆国家,多一半都是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就是原材料国家。

    而在中国崛起后,在新的世界经贸结构下,原材料最大的需求方,就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制造业集聚区。

    20世纪最后十年,西方经济不错,但西方此时对原材料的需求已经大幅下降,也就没法拉动大陆世界的经济了,因此大陆世界变得混乱不堪。

    21世纪,很多原材料国家又开始获得不错的经济表现,正是因为中国的庞大需求到来了。

    此时就可以看到,在后冷战时代,中国几乎是唯一能向大陆世界投放财政资源、从而投放秩序的国家。因为中国可以通过贸易过程,再回收这些投放的财政资源,整件事情便是可持续的。

    回收的途径很多,简单地说,通过向当地投放资源,使当地获得稳定的政治秩序,从而确保稳定的原材料价格,这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从而,援助这些动荡地区,便不能简单地看到我们花出去了多少钱,还要看到从中带来了多大的潜在收益。

    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向大陆世界投放秩序,不仅仅是一种大国的责任,同时也高度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国在与发达国家,也就是海洋世界的第一循环中,获得了贸易红利;再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些红利在第二循环中投放到大陆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向大陆世界投放新的秩序。

    超大国家的外交姿态:普遍主义

    双循环结构,到了这就开始呈现出一种政治意义:中国作为海陆枢纽,也不再仅仅是和平的保卫者,更是全球形成联动发展的必须枢纽。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国为中介,西方与大陆世界也有可能间接地去形成经贸循环。

    中国向大陆世界做投资和援助,必须要让当地社会获得财富的普遍分享,形成普惠性的效应。否则,不仅不能带来秩序,反倒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当地的秩序。

    那么,如何才能形成普惠性效应呢?

    这需要对各种地方性的传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知道该如何设计具体的方案安排。

    但中国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还很不足,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积累。恰好,西方世界的国际组织、NGO、公司、研究机构等等,都在这方面有大量的知识储备。

    所以,中国和这些西方机构之间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可以向它们购买咨询服务,甚至是联合行动。

    这个过程便是中国、西方、失序的大陆世界,多方共赢的过程。

    但这种多方共赢的状态,目前都还仅仅是处在一种潜在状态,还没有完全变成现实。

    它要真的变为现实,需要有各方对于过去的世界秩序观念的深刻调整。

    对于中国来说,需要恢复自己在几十年前曾经有过的那种气势磅礴的普遍主义视野,不要让自己陷入到民族主义当中去。

    因为,中国是超大规模国家。对这种国家来说,它的国家利益绝不来源于民族主义,去对外攫取利益;超大国家的国家利益来源于普遍主义,是一种向外给予的姿态,“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为什么这么说呢?

    打个比方,我们可以把国家利益比喻成在商场里做生意。民族主义就像摆小摊,普遍主义就像开商场。

    对中小国家来说,它们相当于在商场里租了一个铺面,它的国家利益就是流水的增加。民族主义就是想各种办法拼命增加流水,这只会带来不同铺面的流水的重新分配,不至于对商场本身造成什么影响。

    而对于超大规模国家来说,它不仅仅是在商场里面有一个铺面,同时还是商场的大股东。作为大股东,最大的利益绝不来源于铺面流水的增加,而来源于从所有铺面收租,你自己的铺面得到一个平均利润率就可以了,从别人那收租才是更大的利益。

    中小国家永远没有机会成为大股东,只能租铺面,那么人家凭什么愿意到你这租铺面呢?

    一定是你提供了好的公共品,比如说你所提供的物业服务,你对商场的基本管理规则制定与执行等等,都是足够有竞争力的,才能吸引来租户。

    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大股东对商场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必须是对所有的铺面,包括自己的铺面,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这就是普遍主义。

    假如管理规则只用来约束别人,所有的中小铺面都得围绕大股东的利益旋转,那么当不了大股东的国家,就会跑到别的商场做生意了。

    因为其他商场的大股东是愿意接受规则约束的。

    可能别的商场的大股东也会搞点小动作,但是如果中小铺面拿着商场的规则指责它,大股东是认账的。

    所以,这样的大股东的行为是可预期的,中小铺面也就愿意在这样的商场做生意。

    否则,中小铺面的收益都不可预期,肯定得跑。

    因此,超大规模国家的利益来源于普遍主义,要想获得更大的利益,就不能只盯着眼前利益,必须放弃民族主义的思考方式,而以普遍主义的方式,以全球为单位,来思考自己的外交战略。

    这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否则,依照民族主义的路数,越是拼命地想要争夺眼前利益,就越是损害真正长远的国家利益。

    本讲小结

    现在来回顾一下这一讲的内容。

    冷战时代,美苏各自撑起了海洋和大陆的秩序,中国则作为第三方力量,是世界和平的保卫者。

    后冷战时代,海洋秩序还在,大陆秩序瓦解了,外部世界必须向大陆世界投放新的秩序,人类秩序才能稳定下来。

    这个新秩序的投放者只能是中国。

    因为作为秩序的投放者,必须与大陆世界有紧密的经贸往来。而在这个时期,西方与大陆世界的经贸联系变得很微弱了,只有中国与大陆世界和西方世界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联系。

    因此,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成为输出秩序的必要枢纽。

    这种枢纽位置,符合中国真正长远的国家利益,同时,作为一个超大规模国家,中国的国家利益来源于普遍主义。

    全球政治秩序的变迁,必须在对双循环结构的理解当中,才能理清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中国崛起对于双循环里面两个循环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咱们会用几讲来展开几个案例,看看中国具体都是怎么影响这两个循环的,以及中国在此过程中又可以做一些什么。

    从这里,可以发掘出中国外交的一些深层逻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史纲50讲】45|冷战和后冷战里的中国利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sy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