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住在亲戚家,家里有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
这两个孩子心思比较丰富,但是大多不放在学习上,至于为什么,大多是家庭原因,即:父亲平时的不怎么关注和偶尔的过度关注。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经常打电话发信息给他们父亲或者是保姆。
回想我的小学,沉闷又偶尔上进,就是这样的我,从来不给班主任和老师们机会和我父母深度交流,我希望我的父母接收到我的消息都是好消息。
也是这种不让人担心的懂事却在之后的某一天讨厌这样的自己,这是后话。
反正那时候的我,不给父母添乱就是最大的懂事,而事实上,我的确做到了。
父母也喜欢这样的我,因此也对我省心不少。
除了有一次请家长,不是坏事,是好事,如果记忆没有失忆的话,应该是高一的一次期中考考得很好,好的程度是差班生的我考进了全年级前80名,后来听说那时候,楼上的优等生班的学生都很好奇这是谁,居然考得那么好,却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而那时候的我一如既往的沉闷,所以很多时候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比较多,没有多大的关注这件事。
这次期中考的好成绩,班主任说,学校开家长会要对我的家长进行表扬,我把这件好事和父母说了,但是父母亲没有多大的情绪起伏。家长会那天,爸爸来学校开家长会,后来,我问爸爸开会都开了什么,爸爸也没有具体说。
所以唯一一次的家长会,如流星般过了,不着痕迹。
导致我总感觉请家长这件事,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是一件不太好的事,能不请就不请,之后的读书时间里,很多需要家长出面的,我自己都解决了,好像很能干的样子。
也是因为这种不太好的感觉,以致我当高中教师那年里,我很少请孩子的家长,觉得孩子能解决的先解决,不能解决的再说,但是这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事情做多了,身心疲惫,后来我辞职了。
当然父母不是我现在行为的源头,而是在于自己从一开始就未能很好地和父母沟通。
哎。。。。。好困,熬不住了,脑袋都快要打劫了。
明天六点起来,7点的通勤车,好早啊。
祝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