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说: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么都不相信的人是不会有幸福的。尽管我无法深刻理解他说这句话时当下的含义,但我誓死捍卫他说此话的权利。这也就是最近看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一直想着写篇有关“信仰”的文章,可总是一时因想不到好的标题而徘徊,直至今晚无意间看到一句类似的话,便坚定地改为标题,因为我有一直有种“信仰”----------好的标题是文章写成功的一半。
主人公保尔曾经年少时是那么的调皮捣蛋,在老师眼里,就是孺子不可教。但后来自从参加红军不断受到熏陶,他骨子里就有一种“为解放人类伟大事业”的信仰。他曾经对他妈妈说:不把世界上的资产阶级铲除,我决不谈情说爱。参加红军后,也因为思想意识差异的与日俱增,与深爱的冬妮亚间的分裂也逐渐加速。与其说是他们不再彼此相爱了,还不如说是他们不能再爱了,因为水与火是无法相容,这是两种意识形态的人,是活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除了彼此没有共同语言,最重要的是各自都看不惯对方的所思所想及所作所为。
而这里最关键的因子是,保尔内心里涌现出了一种信仰,它超出了男欢女爱那种普通爱恋,他可以为了这种信仰抛弃一切的一切,为它奋不顾身,甚至生命。就像巴金曾经这样写道: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信仰犹如划破天空的一道光,照亮周围的道路,打破了夜的黑暗。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保尔也是用自己一生的精力,去实践并证明了自己的信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可见,在保尔这种革命主义者身上,儿女情长是不可能凌驾于信仰之上。
何为“信仰”,奥古斯丁曾这样解释:信仰是去相信我们所从未看见的,而这种信仰的回报,是看见我们相信的。
愿普天之下的你我,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信仰,它可以伴随着你渡过最黑暗的夜直至守着黎明的到来,它可以带你拨开浓密的乌云重见天日的希冀。
最后,愿心之所向,意之所念,得之所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