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蛙》读后小感

《蛙》读后小感

作者: 梁若鸿 | 来源:发表于2020-07-17 22:43 被阅读0次

一班的语文课代表代表班级在中考前送了两本书给我作为毕业纪念礼物,都是莫言写的小说,一本是《蛙》,一本是《怀抱鲜花的女人》。

这是我当老师以来,头次收到学生送书,一般我买书送给学生,感觉“受宠若惊”。于是,我利用他们中考那几天的陪考和看班时间,把《蛙》一口气读完了。

这本小说,作者以书信讲故事的形式,说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那段时间,北方一个乡镇发生的事情,主要人物是一个妇产科医生,她的一生前半生在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而后半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阻止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

小说里有很多人物都有荒诞离奇的故事,比如里面的“我”,那位妇产科医生就是他的姑姑,他是姑姑接生出来的,但是他的第一任妻子王仁美不顾计划生育政策,偷偷怀上了二胎,在怀胎五六个月的时候,被姑姑抓去做人流,死在了手术台上。小说里,这样残忍的情节不少,读了让人心痛。

虽说小说是虚构,但我却觉得生活比小说要残酷。我自己也算是出生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时段,算幸运,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我妈妈也幸运,第二胎就生了我弟弟,然后就结扎。没有经历过小说中的残忍。

然而,我小时候就看到堂姐为了生一个儿子,东躲西藏。我的一个亲戚为了要一个儿子,将生的三女儿送给别人,还多次将腹中的女孩流掉,最后躲到外地多年,终于生了一个儿子,可是无家可归。当然,这是因为“重男轻女”思想在作怪,但是曾经那么多女孩要么没机会出生,要么出生了就被抛弃,很多时候是计划生育在“助纣为虐”。

读了小说,我才想起那些事,我后来还听过更残酷的,但我不想写出来。

虽说,计划生育已成为历史。二胎也早都放开了,但是我们还需直面过去,反思过去,未来才会更好。正如作者说的,要想了解中国,就必须了解中国的过去,包括计划生育。

相关文章

  • 《蛙》读后小感

    一班的语文课代表代表班级在中考前送了两本书给我作为毕业纪念礼物,都是莫言写的小说,一本是《蛙》,一本是《怀抱鲜花的...

  • 读后感  | 《蛙》

    这是一本曾经读过的书,这是一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书,这是一本沉重而忧伤的书。 虽然如今的社会已全面开放二胎政策,...

  • 《蛙》读后感

    踌躇良久才决定提笔写这篇读后感。其实在这之前看的《白夜行》《纳尔奇斯与歌尔得蒙》同样触动着我,我很喜欢,却直接跳过...

  • 《蛙》读后感

    33—5 By 蔷薇花语 这本书描写的背景是六十年代的中国,整部作品以从事妇产科工作五十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

  • 《蛙》读后感

    不知道怎么开始,但还是想写一些 最近阅读了莫言先生的《蛙》​,文中作者以乳名万小跑【我好喜欢这个名字】出现,主要写...

  • 《蛙》读后感

    姑姑的好坏,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在曾经的孕妇们眼里,她十恶不赦,可是在那些由她接生出来的娃娃们来看,她就是送...

  • 《蛙》读后感

    齐帆齐微课‖ 第三周主题打卡 读了莫言先生的成名小说《蛙》,我感触很深,先生用细腻的笔墨描绘了八十年代、姑姑为执行...

  • 《蛙》读后感

    前段时间好朋友送我莫言的一本书《蛙》,因为十月底要参加一场考试,所以这几日才看了此书。 对大作者的书,我都是慢慢品...

  • 《蛙》读后感

    其实是没有勇气去谈对莫言——这位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师的作品评头论足的,但想想最近读完的几本书中,这本的确...

  • 《蛙》读后感

    《蛙》是莫言的作品,分为五部分,围绕女人生娃展开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讲述了1953年至1966年“我”的“姑姑”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蛙》读后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an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