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制和郡县制哪一个更能稳定统治?
为什么总有人试图恢复封建制?
任人唯亲真的不应该吗?
封建制的好处可以用产权理论来解释。
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用郡县制取代周朝的分封制,之后的年代,封建制和郡县制到底哪一个更能稳定统治,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六代论,从夏、商、周、秦、汉、魏六代历史的兴亡成败,总结出封建制更利于稳定的统治,而郡县制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应该任人唯亲,分封子弟,如果任人唯贤,就有可能被权臣篡夺权柄。
现在的朝代更迭,更多的是从老百姓和统治者的逻辑出发,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是,在六代论的时代,当权者最应该防范的世家大族,政权的更迭更多是世家大族篡夺权力,而不是由老百姓决定。这就是六代论的时代背景。而从唐之后,世家大族衰落,百姓民兴才真的开始决定通知能否进行下去,农民起义才真的能够改朝换代。
而如何能够防范既得利益集团篡权,一共有两套思路。
一是道德派,认为要教育世道人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认为再好的制度也会被坏人利用。
二是制度派,认为只要制定好的制度,就能稳定统治。好的制度,可以淘汰道德不好的人。
孔子提倡复兴周礼,其实就是要复兴周朝的制度,是制度派。但这个制度是封建制,因而在后来的郡县制时代,孔子的复兴周礼不再适用,儒家转而投向了道德派。这也是儒家思想内在的,与郡县制的矛盾所在。
封建制是分封诸亲,封地成立的根基是自家亲族的统治,因而有更大动力去巩固当前的统治。而郡县制只是一个个代理人,领导者更迭只是换了一个老板而已,并不会有太多的决定去维护当前的政权。自家亲族无力勤王之时,就容易发生权臣篡权。当然,分封亲族也有一个弊端,比如西汉的七王之乱,这就需要一个微妙的平衡,既不能让分封的人能够威胁自己的统治,又要确保能够勤王保护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