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不少爸爸妈妈和我说,和孩子无法沟通,存在代沟。特别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有什么也不愿意跟你说,你说什么他也不听。非常苦恼。
我在以往的课程一直在讲,对孩子应该施与无条件的爱,不要在爱上面附加太多条件。对孩子不需要以爱的名义控制这控制那的,只要爱她,让他感受到爱就足够了。父母不偏的话,孩子绝对不会跑偏的。
我们很多父母都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对孩子做的事情会加以判断。什么什么应该做的,什么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好的,什么不好。事实上孩子希望以他的方式去体验他的生活,他愿意体验摔跤跌倒,他愿意体验成绩差,愿意体验失败,没有任何问题。而不是被父母教育这不应该做,那不应该做。
小时候学会面对失败,长大以后就不会那么玻璃心。小时候学会拒绝别人学会说no,长大以后就不会委曲求全,过着压抑不满的生活。这些都孩子自己愿意体验的,让他去跌倒摔跤好了,没有任何问题的。父母唯一需要干的,只是在边上微笑看着他。
我的孩子成绩没考好,我说他还不服气,他说我都懂啊,但是我就错啦。我跟他说你都懂,你有本事你给我考个零分回来,但不允许空题。这孩子就开始琢磨了,下次考试的时候,将第一题的答案写到第二题,第二题的答案写到第三题。结果考了六分回来,有两道选择题还是蒙对了。为这事我们笑了好久,我想这事他会记得一辈子的。他长大了永远会记得这位宽容的老爸,以后他有孩子了,我相信他也一定会做个宽容的老爸。
父母只要放下判断心,孩子一切都是完美的,完全接纳孩子,给他以完全的爱,孩子会很愿意和您交流的,这是不会存在代沟的。
代沟是怎么产生的呢,孩子做了一件事情,父母看不顺眼,还没等对方解释,就开始批评他了。一件事如此,两件事如此,三件事,以后孩子就什么都不愿意跟你说了。
你说什么他不会听,因为在他心里认为他做得对啊,你批评的不对呀。他怎么会听你的呢,你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和他完全不一样。他怎么可能听你的呢?他怎么愿意跟你诉说呢?是吧。
比如孩子回来和你说他的老师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他的老师。你听了会怎么反应呢,是不是批评教育他,应该听老师的,不能不喜欢老师。问题在于这种沟通是无效的,孩子并不会因为你的教育,而对老师产生好感。
父母应该做的是放下判断倾听他,听他说说老师的坏话。想想自己中学的时候,肯定也有一两个老师,是令自己很讨厌的,是不是?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听完后告诉他,你对老师感觉好不好,或者老师对你感觉好不好,其实并不影响你对这功课的热爱。老师一天到晚骂你,你还能把这门功课学得好好的,考高分,这才厉害呢。这才是孩子所缺乏的,这个才是我们用经验应该教孩子的。
其实消除代沟非常简单,我们已经成为大人很久了,放下身段,重新活得像个孩子。共同分享生活中开心快乐的事情。每天吃饭的时候让孩子分享一些在学校的趣事,父母分享些自己工作生活当中的趣事。在欢声笑语当中怎么会有代沟呢?不存在的。
希望朋友们都能学会放下判断,活得像个孩子。祝福朋友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