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钱多事少离家近?说说最理想的工作应该长啥样?

钱多事少离家近?说说最理想的工作应该长啥样?

作者: 沐阳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8-11 15:46 被阅读0次

    复工后的第二个月,阿K离职了。

    这并不突然,阿K早就受够了那家公司,虽然薪水尚可,可比起加班时长,却还是让他觉得没赚够本,更不堪忍受的是接近两小时的通勤,这几乎榨尽了他仅剩不多的空闲。

    记得阿K入职那家公司时,刚毕业的他拿着远超同龄人的工资,在一次聚会上,他说,找工作就得找薪水高的,最好天天加班,赚得多就是好工作,言语之间颇有几分得意。

    不过两年时间,阿K像是被工作折磨的够呛,整个人看起来毫无生气,如今再看待工作,他似乎更加注重生活,他想要有足够的时间去过好自己的生活,对于下一份工作的期待,就像大多数人的理想一样:

    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

    逢年过节拿奖金,别人加班我加薪。

    弹性上班不考勤,睡觉睡到自然醒。

    但很明显,这种期待且当做一场“白日梦”就好,越是看起来轻松又能赚得多的工作,就越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所谓的“钱多、事少、离家近”,结合这三个条件,得到的结果很可能是下面这样:

    我们人人都想得到一份好工作,一个好的工作机会甚至能让成百上千的人挤破了头,那究竟,一份好工作或者说是理想的工作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当我们去判断一个工作是否“理想”,绝不是肤浅地从物质条件上来下评判,也绝不能盯住当下这一个时间节点来判断,而应该更长远的放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去分析。

    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需求阶层金字塔理论,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工作也是一样,其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养家糊口,我们对工作其实还存在着更多的需求。

    所以真正理想的工作,是既能让人学有所用,并能将以往的职业经验融会贯通,让专业知识或技能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为自我发展奠定基础。

    换句话说,所谓理想的工作其实并不是“钱多事少”的理想享乐状态,而更应该是一个持续成长的过程或者说能提供让人持续成长的条件。

    从这个逻辑上看,一份理想的好工作离不开几个重要的维度。

    其一,成就感是极其重要的正向激励。

    什么是成就感?

    心理学家认为,成就感,就是当愿望与现实达到平衡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

    简单的说,就是你在一件事情中,能得到让你愉悦的心理回报。

    而不难发现,很多对工作产生倦怠心的人,其实就是缺少成就感的表现。

    相反,在工作中越能体现“成就感”的事情,越是干得热火朝天,越能保持源源不断的热情。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工作中的成就感并不是本身就存在的,成就感是需要去“自找”的。

    在《圆桌派》的一期节目中,许子东提到一个关于成就感的公式:成就感=能力/理想。

    这种分式的关系,似乎意味着我们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降低我们的理想值来获取成就感,这显然让人不能苟同,成就感取决于我们的能力和理想,这没错,但这两者应是相互驱动,进而相互匹配的关系,换言之,理想驱使我们提升自我,当我们有能力又能够反过来撬动理想,在这个过程中,来不断的获取成就感。

    刚入职场的阿C,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同事收发资料和编辑文档,偶尔也做做收发快递的活,工作枯燥,这让她觉得自己像是在“混日子”,没两个月,阿C便想着要离职。经过HR的调解,阿C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她每天设定一个目标,收发资料的时候和同事主动交流一些信息,每天主动学习一些新知识和技能,几经努力,年底汇报时侃侃而谈,让同事和领导刮目相看。

    可见,阿C从一个只想把资料做好的小白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职场精英,能力在提升,同时也驱使着她制定更高的目标和理想,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又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一次一次的获得成就感,把一份枯燥的工作,变成了一份充满热情的事业。

    那么,如果要从客观角度上来说,给找工作的人一些建议的话,一份能带来成就感的工作,首先应该是能够为你的“能力”提供充足的发挥机会,所以很多人把“专业对口”当做找工作的首要条件,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假如一份工作,能让你的能力或者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至少,这份工作就具备了”理想工作“的基本特质。

    1、这是一份你愿意做,并且能够做下去的工作。

    2、这份工作能让你上手更快,并且通过努力可以做的不错。

    3、因为是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所以这份工作能带来金钱以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是你持续工作的驱动力。

    其二,归属感是不可或缺的自我认同。

    所谓归属感,其实是一个外延广泛,内涵丰富的概念,简单说,就是一种对自己(能力、态度等)以及对工作(理念、氛围、职责等)的认同。

    不管是在社会,还是在工作中,归属感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情感需求。

    然而,有调查显示,40%的人表示在工作中感到孤立并逐步处于边缘化,这也足可说明,为什么很多人对待工作的兴致不高,甚至在工作中感到疲乏。

    一个善于营造归属感的公司,一定是具有独特魅力的,能让优秀的人才心甘情愿忠心耿耿的为公司效力,显然靠的是某种精神文化,而非利益,谁都知道,靠利益建立起来的雇佣关系是最不牢靠的。

    什么样的公司最吸引人呢?

    有一个同学,大学毕业后收到了几家500强公司的Offer,经过好长时间的调研和挣扎,他最终选择了一家薪水并不是太高的地产公司,而选择的原因是被它积极、健康、自由的公司文化所吸引,按他自己的话来说:

    我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正好这家公司也是。

    在正式入职那天,公司给每一位新人都发了礼物,是两盒精装的茶叶和一张贺卡,贺卡上的收件人是每位新人的父母,感谢他们为公司培养了优秀的人才。

    并且,那家地产公司还非常提倡运动,号召所有员工在固定的运动时间去参与体育锻炼,这在无形之中增进了各个部门同事的接触和交流,真正让人有了一种归属感。

    哪怕是刚入职的新员工,公司都给予最大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认同,这样的公司是足够吸引人的。

    当然,还有一种“归属感”是相对自身而言的,是不管是出于责任、使命还是热爱,而催生出对工作的感情,这种感情映射到工作中成为一种“归属感”,这也是很多公司领导者最希望员工能有的“忠诚”,可在我看来,这种所谓的“归属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沉没成本”,这种由移情产生的“归属感”很可能会成为一种个人负担。

    所以,真正的归属感还是取决于一家公司的制度或文化,对于求职者而言,了解意向公司的制度及企业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三,成长感是一份工作的终极目的。

    什么是成长感?

    简单说,就是自我发展,像前面所说,一份好的工作一定是能够给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或者带来启发的。

    58同城招聘研究院最近发布了一项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求职者在选择工作时,能不能学到东西是首先考虑的因素,占比几乎达到了一半,其次是就业前景,占比略低于前者。

    可见,人们对一份好工作的期望,最重要的考量标准还是能否让自己成长。

    曾经在一家公司上班,老板要求员工发扬“螺丝钉”的精神。

    什么是“螺丝钉”,按部就班,在一个工作岗位上,重复着大量机械、同质化的工作。

    诚然,我不否认协调工作能让公司业务有序的运转,但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来说,“螺丝钉”并不是有益的,在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注重自身的能力和性格,而不仅仅是用行业或岗位来粗暴的套住自己。

    换言之,一份理想的工作一定是能够不断给你带来一些能力提升或延展的机会,而不仅仅是让你在自己的岗位上规规矩矩的做好。

    当你在做一枚“螺丝钉”的工作,但你可以看看周围的“螺母”在做什么,“扳手”在做什么,“传送带”在做什么,并且学着做一做其他想做的。

    当你在工作中实实在在得到了成长之后,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就并不会产生“我能做什么”的疑问,而是会不断清晰,在工作中我学到了哪些技能、能力或者是经验,而这些还能够用在哪一个行业或者岗位之上。​

    我想,这才是我们选择一份工作的最根本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而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得到成长,并且拓宽自己各方面的边界,在不断变革的时代洪流之中,强大到坦然面对未来,这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所以,不难发现,所谓理想的工作,其实都离不开这“三感”:

    成就感是你持续工作的驱动,推动你不断进步,并保持热情;归属感是你快乐工作的保障,让你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而成长感是你不断强大的基本,让你打开视野轻松应对未来的挑战。

    而选择一份理想工作,无疑是给自己最大的,也是最值得的一笔投资,可以让人不断进阶,自身的价值也通过社会分工中承担的角色和做出的成绩显现出来,更深远的影响则是在未来能够拥有一份从容,不为职场所困,以及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钱多事少离家近?说说最理想的工作应该长啥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pd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