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凌晨12点,海清的一条微博,引发了无数家长的羡慕嫉妒恨。
灯光下,儿子蛋妞正在奋笔疾书,为辩论赛做最后准备。
海清似乎对孩子这些日子的忙碌有些心痛,可是不知怎么的,我却从她的字里行间嗅到了一丝丝幽幽的自豪感!
把这新闻往闺蜜群里一扔,果然,虽然已经大半夜了,但也能激起千层浪:
“我嫉妒啊!!!我酸了!!”
“我刚把兔崽子打了一顿,明知道明天就要上学了,周末在家也不作业。把他“押”在书桌前,竟然还鬼哭狼嚎的,差点就把爷爷奶奶唤过来了。”
一番义愤填膺的吐槽后,我们酸酸地叹息:
“同人不同命啊。”
不死心的我再去翻海清的微博,最后的一口老血也被清空了:
这是什么神仙儿子啊,写作业前还得哄老妈?!
最让人嫉妒的是,蛋妞不仅贴心,而且还是全能型人才。
大提琴拉得好;
一手毛笔字登上杂志封面;
一口气拿了三块游泳金牌;
一年级就可以算千位数的加减法,五年级就会解世界级数学难题。
看到这儿,忍不住想问天问大地,这样的神仙孩子,到底是怎么养出来的啊?简直太让我们这群老母亲羡慕了!
02
认真翻看海清的微博,我发现,她培养孩子的方式,可能是万千家长根本想象不到的方式——她平时一有时间,就陪孩子玩。
玩魔方,堆塔牌;
玩拼插电光赛车;
玩益智游戏。
别的家长恨不得24小时都让孩子学习,为何海清在玩上面这么下功夫呢?
也许是因为她深知:
玩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能让孩子发现生活的乐趣和奥妙,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从蛋妞身上,我们发现确实是这样。
爱玩的蛋妞不仅学习主动性强,成绩也很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学校一直保持年级第一。
从其他学霸身上,我们也可以窥探出这一点。
在68位高考状元中,大多数状元们不仅学习好、性格活泼。而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很会玩!
比如725分湖北高考状元唐楚玥,她不仅书法一流,打球、游泳、演话剧,也都是她的兴趣爱好,运动会200米她也能拿第二名。
唐楚玥说自己的父母每天都会带着她一起运动,动一动学习效率就高了。
南宁710分状元黄彬,更直接坦言,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是打游戏、弹吉他。为了满足自己玩游戏的兴趣,他还自学了编程,甚至开发游戏给自己玩。
他也因此多次拿下信息学奥林匹克一等奖,直接以一本线分数签约清华。
03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仿佛松了一口气。
因为自家娃很爱玩,一天到晚玩不够。
但是,爱玩≠会玩!
有多少孩子的玩,其实只是看电视、玩手机!
而这些玩乐,属于无脑的快乐,根本不需要动脑思考。
久而久之,孩子思维会变懒,学习也越发不开窍!
那什么才是高质量的玩?
高质量的玩的核心特点是孩子能够自由选择、主导游戏并且能够在过程中动手动脑思考,继而发展出持续的学习欲望和动机。
蛋妞玩的拼插电光赛车、益智游戏等,都属于高质量的玩。
除此之外,编程也是。
在编程中,孩子可以任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依据严密的逻辑,拖动积木,创作出极具趣味的游戏。并在乐趣中激发探索精神,主动学习。
其实每一个会玩的孩子,都是潜力股。从会玩到会学,你的娃可能就差一节编程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