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故事,不同的诠释】
01. 在看见一个乞丐时,
一个妈妈对孩子说: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就会像他一样落魄。
另一个妈妈对孩子说:你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可以帮到像他一样的人。
即便两个孩子都因此而好好学习,
但是,
第一位妈妈给孩子看到的世界是恐惧,第二位妈妈给孩子带来的是爱;
第一个孩子努力学习是为了与他人竞争,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第二个孩子努力学习是为了更加了解世界,看见世界的美好,自爱又利他。
第一个孩子待人礼貌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而第二个孩子待人礼貌是为了给别人爱与尊重。
02. 一个老师每天从家走路去上课,讲课回来都很开心,但是路过的学生因为礼貌都对他讲:“您辛苦了!”
每多一个同学说一句辛苦,他本来轻松的步伐都变慢了一下,甚至觉得走路都很累。后来,他明白了,以后再见到同学这样说就会回:“我很开心!”
让我们把对老师说的“辛苦”换成“开心”,
把对同学说的“加油”换成“你会做得很好的,放轻松,玩得开心。”
或许,会有另一番风景!
03.日本一个综艺,进行了一个路人女孩连续被夸了50天的实验,结果是:
在性格上,曾经自卑、出门都带口罩的她,变成了一个充满自信、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
在外貌上,在不减肥、不整容的情况下,她的发型、妆容,甚至皮肤状态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就像最近大火的哪吒,他妈妈跟他说:“你是灵珠转世,你是来帮助全村人的,不是来害他们的。”
魔与神都可以一念转变,况他哉!
同样的人,同样的事,不需要改变本身的形式,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看事物的眼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