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童的自我形成

儿童的自我形成

作者: VanAllen | 来源:发表于2018-03-07 17:25 被阅读0次

  儿童对教师、对环境的爱和依恋,说明学校的环境是一个和谐的环境。儿童在这个环境中拥有安全感和快乐感,这就是家的感觉。环境的和谐最重要的表现在于关系的和谐上,关系和谐了,环境就可以依恋。儿童依恋老师是他情感的需要,也是他不能独立的表现。但儿童正是通过对成人的依恋而走向独立的。

  儿童刚开始形成自我,要区分你的、我的。这种区分首先是通过某物。要区分你我,就必须和另一个人产生关系。刚开始儿童还不知道如何同别人沟通时,教师的启蒙非常重要。儿童提请求的心理过程和成人的没有根本区别,但儿童心理没有积累的心理障碍和世俗的焦虑。

  和成人相比,儿童是一个多面的当下存在者而不是社会的存在者,交往对他的心理影响远远超过实际的交往内容。在交往中儿童学会遵守秩序、调整自己,为将来的人际关系智能打下基础。

  人有个体和群体两种状态:当他进入群体时,在群体中展示自己,显现自己的能力、形象、品格和价值,寻求交流、接纳、认可和给予;当他进入一个私人空间独处时,会放松、无所顾忌的做事,以释放自己。

  如果你用你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生命,你关切这个生命,你就会从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用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生命就会受到尊重。你不能为未来打造一个人,孩子不是一个物件。我们只能陪同孩子走过眼下这一步,而且是快乐的走过。这是爱。我们要把这些慢慢剥离开,使我们开始关注察觉到我们的生命,而不是关注我们对未来的恐惧。

  我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孩子要锻炼、摔打,这样才能培养出坚强的、有出息的人。我们有意对孩子严厉,有意让孩子吃苦,有意伤害孩子。这个似是而非的观念给多少孩子带来了困难和创伤?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这是一个极好的理由,所以当孩子出了问题,我们应该自省而不是浪费时间去悔恨,然后开始学习爱孩子,并实践爱孩子,这才是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孩子因此就有了成长的机会。

相关文章

  • 儿童的自我形成

    儿童对教师、对环境的爱和依恋,说明学校的环境是一个和谐的环境。儿童在这个环境中拥有安全感和快乐感,这就是家的感觉...

  • 这些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有关键影响

    1、家庭环境 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是在儿童自居的基础上形成的。父母是儿童早期认同的对象,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首先...

  • 请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儿童的自尊心,乃是指儿童的自我肯定或者说良好的自我感受,使儿童对自身人格的珍视,是儿童内部所形成的一种深刻的积极向...

  •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阅读第一章自尊心1--11

    自尊心,所谓儿童的自尊心,乃是指儿童的自我肯定或者说良好的自我感受,是儿童对自身人格的珍视,是儿童内部所形成的一种...

  • 读书笔记—儿童心理学•10•走向成年

    儿童的个性受天生遗传影响,也受外部环境作用。自我是个性化的焦点,儿童期形成自我意识、自我观念和自尊,即是持续寻找“...

  • 爱孩子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时候,他会形成了一个自我,然后成为实现自我的人,最后,他就能走出他的自我。没有自我,就无自我实现...

  • 201425024230

    学前期是儿童个性和自我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情绪、情感体验对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自我以及发展认知...

  • “我”从哪里来?

    儿童自我状态是个体首先形成的自我状态,是一个人经受到挫折、不适当、快乐以及缺乏能力,而形成的个性部分。它是一个人以...

  • “自我”的形成

    对话人:小若,明意,云清 ▎小若: ·“心理创伤的痛苦源于无力感。在受创当时,受害者笼罩在无法抵抗的力量下而感到无...

  • 自我的形成

    好父母和家犹如一个有回应的容器,孩子的活力(如欲求、爱和恨)都可以在这个容器里流动,并且能得到很多回应。久而久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的自我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qs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