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空气是新鲜的,雨是带点土腥味的。四月天的落英芳菲,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犹记得几年前去江南的一游,初次到南方的人许是不适应的,坐大巴车到宾馆,分配房间,潮湿的空气弥漫在一众北方人的身体里。床铺是潮湿的,空气是潮湿的,就连水也是“潮湿”的。稍休息片刻,跟朋友三五结群,去苏州的小巷走走,虽不及烟雨楼台,亭台舞榭般诗意,但小巷里刻意营造的诗意尤在,仿佛未经修缮过的青石板小路,雾蒙蒙般的淅沥小雨。却也别有一番韵味,记得停泊在苏州虎丘的那晚,市里正好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一切都被街道上弥漫的雾气所笼罩,索性我们都手持相机,得以记录下这美好的画面,沿着景区门口外沿行走了百余步,便进了巷子,窄窄的巷子里,两旁颇具古朴味道的路灯,成为了这情诗画意般景色最和谐的点缀。小桥流水,石板巷陌,微醺的岁月,醉人的晚风,江南的古镇似乎天生就带着一丝忧郁,这一切都让人感到舒适,惬意,经不起一丝繁华和争吵的摧折,处处彰显着缥缈婉约的意韵。就像是看到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才出巷口,一座拱形青石板桥坐落在河道上,这本不是一件值得惊讶的事情。而当我们看到桥上的一位卖豆腐花的老奶奶时,一种只有在山水墨画中才能见到的场景感油然而生,小雨,薄雾,青石桥,卖豆腐花的老奶奶,这一切都在老奶奶给我们盛了一碗豆腐花后感觉到真真切切。手上的皱纹和细腻的豆腐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感深深冲击了我们艺术生尤其是摄影学学生的内心。拍照在此时已经显得毫无意义。只有真真切切的吃一碗这咸淡不知的豆腐花心情才能沉淀下来。
江南的景,向来不缺笔墨的渲染,也不缺艳丽华美的词藻来修饰,堆砌,这廊桥酒肆,低檐矮屋,朦胧而迷人,就像远方一个沉睡的少女,却不知这美的让人窒息的秀色古巷中,又承载了多少数不尽的人间烟火,春去秋来,时光葱影,往往在不经意间藏在了寻常巷陌,花街柳巷之中,殊不知青玉楼台石板上的,又是前人几番徘徊怅惋之地。江南有江南的味道,亦有它的故事,想来想去,极少再有比江南小镇更足以成为一种淡泊而安定的生活象征的了。中国古代文人,大多“深居隐世”又或者结庐幽境。但终归还是心系天下,脱不开金银铜臭,生活琐碎。而更进于隐士者,莫过于“不隐”,所谓不隐,便是我们常说的“大隐隐于市”,“大隐隐于世”相比于隐于山林幽境的孤傲,愤世,江南之隐更显清净与方便。前者枯藤老树昏鸦,后者小桥流水人家。这江南是隐士的江南,又何尝不是寻常百姓的江南呢?
江南的雨在我们北方人看来是有味道的,禁不住让人用杯子接来一些,品尝一番,酸甜苦辣咸,唯独辣不是味道,剩余的四种味道,也唯独甜是好味道,可就味道而言,江南人的味道在我们北方人看来是偏淡的,在苏州呆的不多日里,尝了不少苏州的吃食,大多量小精致,就北方人而言太过细致,也不容易饱。究其原因,我想不仅仅是气候差异造成的,还在于江南的雨,小雨淅淅沥,江南的雨如同江南的人,温和柔和,不似北方凛冽的暴雨,像是一盆水在一瞬间便倾倒下来,来得急去的也急,少有温和淅淅沥的雨,但江南的雨却是不一样的,更像是年轻的少女在洗轻纱,搓搓洗洗,揉揉打打,反反复复,总是不着急的样子,像是一场慢节奏的古典乐。
春天的雨多得恼人,但若是没有雨,春天就缺了一些情绪,而江南若是没有雨,更像是缺了灵魂,漫步在江南的雨中,你将会遇见更一个天堂这里如梦如幻的景,会让你如痴如醉。小雨微微点在屋檐上。抬头一看,乌黑的瓦顶流露出最亮丽的一面,承载于天地精华,滑下岁月的点点滴滴。江南的老屋,简朴而宁静,悠久而亲切,古老而柔美。岁月斑斓的白墙上刻画的是年迈的裂痕,被雨湿润后更是滑腻至极。屋前皆有一扇深重的大木门,我不由自主地叩响了门上那光滑的铜环,欲要敲响沉睡的江南,一排排老屋并排于小巷两旁,幽静古老的气氛使人仿佛置身于几百年前的古代中,饮一壶香茶,笑谈琴棋书画。这雨似乎也不想离开江南,既温柔又舒畅。久了,便成了这里的常客,来了,便住下,呆三两天,像极了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这雨太细腻,总会让人想起梦里,仿佛烟雨楼台,青衫衣袖,纸伞青舟。几番找寻,便只得忆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江南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北宋的王安石,年少时曾谪居江南。江南便如同他的第二故乡。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推行维新变法,力据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痴心政治的人汉子竟然也会写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虽然官拜丞相,但仍然心寄情江南,也许在某个夜晚,王安石看着孤寂的明月,会想起年少时江南的记忆,只身在外,身处高位,便也没人理解自己,也许想过放弃,寂寥只身,望月忆乡。可回过神来,又呆呆站在原处,窗外声声幔,月落霜寒。只听见那一声钟声,便又想起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深了,人寂了,无奈的钟声叹息着江南“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无论是闺怨,还是乡思;无论是悲命途多舛,还是叹家国破碎。都是打江南夜上走过的愁。
月悬落银,闪耀着淡淡晕光。河面上那艘乌蓬里,少年一袭白衣,握着一支长箫,月落下记忆,云写着诗行。一曲流水枕着入梦、悠悠划过。还是这条小河,静静的流淌着。孤帆乌蓬载着一颗有点孤独的心、在昏暗的渔火里。前面没有一点光亮,乌蓬船一直停在那里,周围没有一点声响,只有一河思考着人生的流水。拱桥、小巷的石板路、石桥柱子上的狮子、桥下镜子样的河水。乌蓬里的真情和深爱都装进了心里……
仿佛间我听到了来自千百年前的召唤。那是南宋皇帝的纵情沉沦,纸醉金迷,南宋建于江南,也灭于江南。一个百年王朝的浮华虚梦,倒影在江南的潺潺流水中,随波东去。恍然间,眼前出现了一队金戈铁马的绝尘铁骑,滔滔奔袭而来。便不得不与这江南做一声最后的诀别。江南有江南的水,江南有江南的路,江南亦有她的沧桑与悲情。梦里,曾多少次漫步在江南的街头巷尾,魂牵梦绕的是江南的一缕缕记忆。就像是歌词中的那句“风到了这里就是黏,黏住过客的思念,雨到了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江南的湿气是一场温情的告白,就像是温柔的少女对你的挽留。听着风吟,品着古韵,那典雅的气息伴随着悠扬的调子飘进了一条条巷子,令人回味悠长。惹人陶醉其中。
没有了喧嚣,没有了苦恼,一座城,一个人,置身其中,如痴如醉。这就是江南之韵。当你感觉生活累了,倦了,就来着江南小憩几日,乘一叶小舟,温一壶清酒,畅一夜梦游,临江怀旧,哼着小曲,便什么也不想,静静感受,又何尝不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