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易经:记录现实的演变

易经:记录现实的演变

作者: 0df284e8775d | 来源:发表于2018-01-03 20:41 被阅读0次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有了数据之后,我们往往会做一件与古人类似的事情:预测。古人获取的数据量少,模型简单,准确率不高,所以拿着《易经》去算卦跟掷骰子没有什么区别。

        《易经》中的符号可以追溯到有文字之前,如果有文字,那可以用文字记录,而不是用阴爻阳爻了,可以观察古埃及的文字,要么作画,要么写象形文字,从非洲迁徙来的直立人找不到合适的作画地方,用最简单的方式一横和两短横表示观察到的现象,比如天象,也就是星星的变化,观察的也没有那么仔细,从64挂上就可以知道那时候记录一年的天数大概是380多天。《易经》上的很多先有了文字,才有了形象,乾卦中的龙,繁体:龍,一个人站在固定的地方,手里拿着工具测量某颗星星,青龙常常指东方,四象很可能是固定的星座;后人是不知道具体的指向的,因为传承很容易断掉,记录也没有如今牢靠,意思常常被曲解,就算明清时的书籍也错误百出,何况远古时代呢!

        既然后人得到了那么多的数据记录,那么根据这些记录猜测明天、下一步、打猎等尚未发生的事情似乎是根植人性的本能。预测当然有准的了,只要有总比没有强,而且根据幸存者原理上看,有人根据《易经》算卦成功了,这个效应会放大,因为人是群体社交动物。慢慢的《易经》被神化,神化了东西很容易流传下来,比如上帝、安拉、孔子、老子、释迦摩尼、财神等等。人类有了经典,就会出现解读经典的人,解读《圣经》的人很多,同样解读《易经》的人也很多,大概是因为《圣经》出现的太晚了,文字已经很发达了,所以曲解的程度没有《易经》那么高,如果仔细研究《圣经》就会发现其中的故事和历史是经过人类想象的编辑。同样的也可以理解《易经》中的彖辞、象辞、爻辞都是经过了一代一代人的想象加工,随着文字的固定,《易经》的版本也固定下来,至于内容可能早就脱离了本旨。

        现在很多人拿着《易经》说事,不过是用一些不可证伪的东西进行欺骗。那《易经》还有没有价值呢?对于普通人而言,没有任何价值,看古文也看不懂,如今没有任何用途,除了清华校训上的两句话只要知道出自《易经》就可以了;研究古文的演化可能有点用处吧,具体如何应用,不得而知了。

后记:我们总是不断在寻找未知的答案,大数据、赌博,又或者各种算卦手段,如抽签、扑克牌、星座等,这些手段或者方法是不是科学的,首先需要看我们自身有没有赌性,科学的精神是不断的证伪,修改自己的解释世界的模型;不科学的方式呢,就是如果这个世界不符合我的认知,就改变这个世界,当然世界不会随意变化的,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视而不见!你是否忽略了身边的什么了吗?好好观察吧,说不定有新发现呢!

相关文章

  • 易经:记录现实的演变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有了数据之后,我们往往会做一件与古人类似的事情:预测。古人获取的数据量少,模型简单,准确率不高,...

  • 易经起源

    易是《易经》的简称,包括《周易》和《十冀》。传说易的起源和演变历来有三古三圣。 三古是指《易经》的产生,创作,传承...

  • 易经记录

    易经中有两卦,一个叫乾卦,六个爻都是阳爻,另一个叫坤卦,坤卦的六个爻都是阴爻。 六个爻阴阳完全相反...

  •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别人!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易经》: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由这句话演变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 脾气相投的人自认...

  • 关于易经

    先看《易经》的卦辞,《易经》的卦辞是经由周文王姬昌所作,本身就具有着强烈的历史文化背景烙印。 再经千年历史演变,各...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1)

    《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占筮书。古代用蓍草行筮,需经18次反复演变才能形成一个卦象,所以《易经》最初又称作《易象》...

  •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他——妙境界幸福之光玄凌

    《易经》: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由这句话演变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 脾气相投的人自然相处融洽,志同道合的...

  • 《易经》: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

    《易经》: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由这句话演变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 脾气相投的人自然相处融洽,志同道合的人...

  •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别人。

    《易经》: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由这句话演变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 脾气相投的人自然相处融洽,志同道合的人...

  • 易经里有涵盖祸福演变的道理

    以前,每当我们接触到有关《易经》的事儿,往往搞不懂内中奥妙,也不怎么引起思想上的重视,就草率地翻过去了。 这么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易经:记录现实的演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sk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