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完成页数:完结
3.知识收获:
01.罗尔斯认为会产生两种公正原则,第1个原则,为所有公民提供平等的基本自由,如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这一原则优先社会功利和总体福利的考虑。第2个原则,关心社会和经济平等。
02.我们的合同或者是契约,只有同实现了意志自由和互惠的原则,它就具有道德的分量。
03罗尔斯认为,只有当地有那些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偶然性,能够有利于整体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处理事实
04亚历士多德的政治哲学的核心是两种观念,第1个,公正是目的论的。第2个,公正是荣誉性的。
他认为为了决定某物品的正当分配方式,我们需要研究被分配之物的目的或者是意图。
05.关于公正和权利的争论,经常都是关于某种社会制度的意图,目的的争论。
06亚历士多德认为政治的目的并不在于建立一套中立于各种目的的权力框架,而是要塑造好公民,培育好品质,培养公民的德性。
07.公正目的论与荣誉论的关联?
最高的职务和荣誉,就应当归于贡献最大的人,他们拥有最高的公民德性,并且最善于鉴定什么是共同善。
08.思考公正的方式:
康德和罗尔斯(自由主义者的观点和平等主义者的观点)认为权力优先于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原则不能,购货者不应当中立与良善生活。
09.康德的意志,自由观念和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背后的假想的企业观念。两者都是将道德主体看作独立于自身的各种特殊目的和情感。在康德的命令道德法则或选择罗尔斯的公正原则的时候,我们并不带有那些使我们置身于这个社会,并使我们成为独特个体的角色和身份。所以在思考公正的时候,我们从各种特殊身份中抽离出来。
08.这本书探索了三种公正的进路,
第1种认为公正意味着是功利或者是福利最大化,为了最多数人最大幸福
第2种认为,公正意味着尊重人们选择的自由,或者是人们在自由市场中所作出的实际选择,或者是人们在平等的原初状态中所可能做出的假想的选择
第3种进入认为公正涉及培养德性和推理共同善。
作者支持第3种理论进路因为他认为为了形成一个公正的社会,我们不得不共同推理良善生活的意义,不得不创造一种公共文化,以容纳那些不可避免的要产生了各种分歧。
4.阅读心得:
关于二战期的大屠杀,以及日本对中国的南京大屠杀是否该为历史上的过错道歉的这个问题的理解。
道德个人主义认为不能道歉,因为这些事情不是他们犯下来的错,他们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对他人的行为或者是那些他们无法掌控的事情负责。对于他们而言,自由就意味着仅仅从属于那些我自愿承担的责任。我所亏欠别人的任何东西,都是出于某种同意的行为。
如果我们坚持认为,作为个体的我们,仅仅对我们所做出的选择和行为负责,那我们就很难为自己国家的历史和传统而感到骄傲。爱国主义的骄傲却需要一种穿越时间而延续的对整个共同体的归属感与之相伴而来的就是责任,如果你不愿意承担任何将自己国家的故事带入当今的责任,以及那种可能伴随着这一故事而来的各种道德负担,那么你就不可能真正为为自己的国家及其历史而感到骄傲,所以要为历史上的错而道歉。
5.阅读困惑:有点混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