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首《龙文》,只寥寥数字便描绘出中国文字的厚重多姿,轻盈有力。我们是龙的传人,自然就离不开我的文字“龙文”。
我不懂书法,却唯独对汉字情有独钟,没事就喜欢写写画画,每一笔仿佛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字都会在心头颤动,它们成群结队触动着我的心灵,或是吟诵着先辈的教导,或是翻弄着我往日的记忆,这一切都有别样韵味……
隐约记得,寒冬腊月,正赶年关。吃喝准备倒在其次,最有趣的是写对联。村子里的对联都是自家写自家贴。每年大约腊月二十三四,老爷都会早早起床,将自己准备好的红纸折几折,再沿着折痕剪成长条状,平铺于桌面。接着,老爷会将墨摇匀、倒出。此时,便会有墨香扑面而来,这香气使我们遨游在书的世界,闭上眼睛,仿佛在与棋圣对弈,听嵇康抚琴,赏羲之挥毫,观道子作画,不觉神清气爽,精神舒畅。
慢慢会过神来,只见老爷提笔、蘸墨、下笔。动作干净利索毫不拖沓。笔落之处,必然横平竖直撇捺遒劲,折处丰满圆润,收笔刚中带柔,精气神儿十足。我深知这双手平日里只是推犁抗锄播种收秧,何曾见过他拿书握笔呢?很难想像,一双充满老茧枯似树干,糙若树皮的手,也可以舞文弄墨。
后来,姥爷叫我写字,一笔一画,极其认真,一边叫一边念叨:“这汉字啊是咱老祖宗留下的宝,不好好写就对不起祖宗,这方块字是祖宗要告诉我们,做人要和写字一样,端端正正、顶天立地。”此刻,我终于明白为何那双手能够握起笔杆,挥毫泼墨了。因为姥爷是一个堂堂正正、踏踏实实的中国人、一个中国农民。他头顶着九九艳阳天,脚踩这千尺黄土地,胸怀着民族家国。他是龙的传人,自然不会忘记龙的表示---龙文。
那个夏天,大手握着小手,写着横竖撇捺。夕阳西下,天边红霞染红了姥爷古铜一样的皮肤,云端也勾勒出古老的国家,刻画出民族的图腾,纸上留下我的初始文字。
之后,渐渐学习到《兰亭集序》,知道了王羲之,懂得了草行隶楷。领略了“引笔奋斗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的风采神韵。虽然书圣一书便是前无古人只待来者,但我还是更加敬佩姥爷笔下平凡的对联,一腔对过往的传承热情,引导我们做人做事。
如今已到大学,所幸的是。学校仍然有书法活动,要求我们练字。心中有些欣喜,上代人的期望将有我们来传承并实现。一笔一画,终会书写出我们新一代的风采,“龙文”会像龙一样腾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