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对的人,能更好得读人!
【金匱读书会2019.1.18】
看到群里关于90后的话题,结合上周四晚后半场提到的职场迷雾问题,“温水煮青蛙还是跳出来”,结合自己和周围的朋友经历,分享感受:
迷惘,是因为自己的圈子熟悉到一定程度觉得“小”了。原本积累的经历没办法把自己的视角角度拔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看问题。
所以这时,需要梳理工作优先顺序,挤出时间出去看看。来读书会后,通过听每次的主题分享,老师结合问题给出的反馈分析,可以帮助拔高自己看问题的视角,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变化。
想起徽州游学夜话分享的,从看到自己的问题,到改变自己的问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过程可能每个人不一样,但是如果遇到人越对,沟通越有契合度,会感觉一阵清风拂过,迷惘被拨拉开,自己的“山岗轮廓”渐渐就出来了,渐渐的行动方向也就清明了。
所以会更笃定平台的学习,能更直观阅读到多元化的人生可能性,也更深刻地阅读自己,会继续学习,感谢邂逅。
以上有感,是在阅读《根植徽州》第六章教育有所领悟:
摘原文 P83 “因为读书是为了改变思维,改变当下的心智的,是为了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读人和读书有异曲同工之妙,读鲜活的人,更有鲜活劲儿,更明辨“深度沟通”的意义,助力“存人"行动坚定性和持久性。
当理论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相遇类似的情景时,简直拍案叫绝!
2019.1.18
�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