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别让“共情”型体质,毁掉你的生活。

别让“共情”型体质,毁掉你的生活。

作者: 慧玲家庭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22-05-21 23:51 被阅读0次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674天早安问候。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刷手机的时候,特别容易因为负面的新闻,而感到揪心;刷多了甚至感到焦虑、抑郁;

    会不自觉地被周围人的负面情绪影响,而感到心情低落;

    看到影视剧或小说里感人的片段,一入戏,可能好长时间都走不出来;

    周围的朋友遭遇不幸,你也会跟着难过很久,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后,依然莫名觉得愧疚……

    如果你经常陷入这样的情绪,说明你正在经历因共情力太强,而造成的精神创伤。

    心理学上有一种人格特质叫“共情者”,指拥有高共情力的人。

    “共情”本身是种温暖且善良的品质,会共情的人情感细腻,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但共情力太强的人,则会因为情绪过载,常常活在痛苦之中甚至会被人利用。

    从前,有一只狐狸不小心掉进了地洞。

    它无助地大声呼救:“我困住了,这里好黑,我承受不来!”

    一只鹿从上面探下头说:“哦!真是糟糕啊!”

    它同情地看着狐狸,问:“你要不要来块三明治?”

    一只熊默默地从地上爬进洞里。

    他什么也没做,只是对狐狸说:“嘿!我知道下面是什么样子,而且你不孤单了。”

    同样面对被困住的小狐狸,鹿和熊的态度却截然相反。

    一个是站在远处,给予同情和安慰;

    而另一个则是陪在身旁给到足够的共情,让狐狸感受被理解和被感同身受的慰藉。

    拥有共情体质的人,无异于拥有了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交往中更为明显。

    杰出的管理者,能凭借共情式的高情商沟通,带好团队,从而获得项目的成功和职场的晋升;

    优秀的家长,通过与孩子的共情式陪伴及教育,让孩子在更加健康且阳光的环境下成长;

    即使是普通人也会因为共情体质,更能感受身边人的情绪,从而处理好人际关系,获得好的人缘。

    但《道德经》曾说: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

    共情型体质,像是一块海绵,能够吸收周围的喜怒哀乐。

    他们感知力敏锐,是好的倾听者、也是很好的创造者;

    但也因此会受困于,世间纷繁牵绊,活得束缚又艰难;

    这种两面性,在文艺工作者身上体现得非常极致。

    共情体质,让艺术家们在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内心更加敏感脆弱。

    1995年,美国肯塔基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至少50%的艺术家曾遭受抑郁症的困扰。

    实际上,不只是艺术家,对于每个人而言,共情体质像一种难以掌控的“天赋”,

    若能驾驭就是“天赐的礼物”,若不能就会变成一个“惩罚”。

    因为过度共情和敏感,而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首先是很容易被负面信息的影响,产生替代性创伤。

    替代性创伤,是一种接收到灾难、悲剧等负面资讯后,同理受害者,而产生的创伤反应。

    面对人世间的悲剧,感到揪心,是正常的情绪。

    但对于共情型体质的人来说,接收这些负面信息,意味着感受身临其境的煎熬。

    长时间暴露在这类信息中,不及时疏解,就会损害心理健康,产生厌食、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

    所有的过度共情,其实都是在难为自己。

    共情型体质心里不舒服时,会自动忽略自己的感受,迁就他人,很容易遭遇情感勒索。

    太宰治曾在《候鸟》里写道:

    太敏感的人会体谅他人的痛苦,自然就无法轻易做到坦率。

    高共情者,会因为一句“我辛辛苦苦,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一个白眼狼”,而无法摆脱糟糕的原生家庭;

    会因为一句“为了你付出这么多,你为什么还不满足”,而无法摆脱伴侣的PUA;

    也会因为一句“我们关系这么好,这点小事你还不答应?”而无法对他人的无理要求say no;

    因为擅长倾听,缺少界限感,共情型体质的人还很容易成为周围人的“情绪垃圾场”。

    常常被迫接收这些你并不想听的负能量信息,并告诫自己这是朋友对你的信任。

    结果是对方倒完了苦水就忘了,只留你一个人在那里苦闷。

    我们的很多不快乐原因都出于,你体谅别人的为难,只好为难了自己。

    共情型体质的人想要避免过度共情,需要掌握4种能力:

    1.学会“翻越感知”,辨别情绪。

    克服了抵御共情阴暗面的第一步,是对情绪进行远观。

    当你强烈共情时,不妨问问自己两个问题:

    在我变得愤怒、悲伤或兴奋之前,我感受到了什么?

    在这种感觉出现之前是否发生了某个触发事件?

    如果你之前的感觉很好,也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那就说明你很可能是被别人的情绪感染了。

    做几次深呼吸,让这种感觉自然消逝。

    只有翻越了感知,学会辨别和控制情绪,共情力才能成为一种天赋,而非惩罚。

    2.学会“拎得清”,建立边界。

    共情者在人际交往中,会被两股矛盾的感情所牵绊。

    会为想要帮助对方,但自己的权益被侵犯,而焦虑。也会为助人的使命感被满足,而快慰。

    这种矛盾的情绪,会让人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每一份没有边界的付出,都是对自己的束缚。

    让你无法活出真正的自己,更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因此需要明确你的极限在哪儿,清楚什么样的事,会让你感到不适。

    并在别人越界时,学会决绝,清楚地告诉他们,你不舒服,这件事你不想做或不想听。

    如果对方无视你的感受,你应该远离这样的人。

    一定要记住,你不必时刻都善解人意。

    3.学会“屏蔽”,清理过载的信息。

    即便学会了决绝,明确了边界,依然会有很多事闯入我们的时间。

    这时,要学会屏蔽掉那些你无法承受的信息。

    比如在看了太多负面新闻感到沮丧时,提醒自己放下手机。

    比如远离那些经常向你抱怨、宣泄负能量的朋友。

    同时每天都留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通过冥想等方式,去清理那些过载的信息。

    4.学会“爱自己”,自我关照。

    充满爱的人,对自己也是深情的。

    共情型体质的人,应该关照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当你察觉到自己,正因为过度共情,而感到焦虑、烦躁、痛苦的时候,多做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

    丰富的饮食、规律的作息、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提升血清素和多巴胺,使人感到快乐。

    和小动物相处,抚摸它们,可以触发催产素,缓解焦虑情绪。

    跳舞、唱歌、绘画,可以刺激内啡肽分泌,帮助人们释放压力,提升愉悦感。

    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对抗负面情绪,活得更自在。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每个共情型体质的人都会被自己的“崇高道德感”绑架。

    但正如《摆脱共情》的作者,在书中提到的: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有时候我们应该问问自己:

    他人的苦难,是否需要我们来背负;他人的人生课题,是否需要我们来承担;

    很多时候,我们的善意,又是否是一种自我感动?

    放下助人情结,是对他人命运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释怀。

    唯有“刚刚好的” 的共情,才能保持适度的善良。

    钱钟书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很喜欢: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愿每一个共情型体质的人,对自己多些温柔相待。

    让生活,能够继续在善良里芬芳馥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让“共情”型体质,毁掉你的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wl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