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彼解己-共情能力的培养

知彼解己-共情能力的培养

作者: 思维图话 | 来源:发表于2017-03-21 20:30 被阅读32次

    如果你想真正寻求理解,就要丢掉诡计和伪善-史蒂芬·柯维

    读罢《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五个习惯,我才发现以前一直引以为傲的“善于倾听”并不是真正的倾听。书中说,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自以为是的。请跟随我一起了解有效沟通的正确原则。

    聆听有5个层次

    聆听是有层次之分的,这就好比修炼武功,大师级和学徒级简直就是天上地下之分。请对比以下序号,对号入座哈,看看你的聆听功力到达哪个层次了?

    1. 充耳不闻,压根就不给别人说完的机会

    2. 装模作样,“是的!嗯!没错!”

    3. 选择性接收,只听一部分

    4. 聚精会神,努力听每一个字

    5. 移情聆听,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我想,大家应该都有一样的感受,我们都不会固定在某一层次上,而是不同层次都有到达过。尤其面对孩子,我在不同情景下,时而耐心聆听,时而装模作样,时而充耳不闻,时而扮演孩子,更多情况下,我聚精会神,努力听他说的每句话并作出积极回应。可现在,我才明白,这种回应型聆听只是一种技巧而已,本质上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孩子的表达需求。此刻,我们虽然知道移情聆听才是最高层次的倾听,要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需。为了达到第5层次的功力,我们还需要练就哪些本领呢?

    首先,我们要摒弃以下四种常见的错误回应

    我们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总是有联系自己的经历给出回应的倾向,通常有下面四种回应方式:

    价值判断-对他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追根究底-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来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看到这里,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呢,我们还要互相折磨到白头吗?哈哈。我们都要记住一句话:“要先理解别人,移情聆听就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别人”。有没有想起“理解万岁”四个大字, 我现在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一些常挂在嘴别的话,我却好像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 ,就比如“理解万岁” 多么简单的四个字,可真正修炼到“首先理解别人”的功力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也有四个阶段要一步步进阶。

    第一阶段,复述句子。

    孩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亲:“你已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

    第二阶段是加入解释,完全用自己的话表达

    孩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亲:“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是渗入个人的感觉,体会对方的心情

    孩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亲:“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

    孩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亲:“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看到不管是初阶还是高阶,父亲都是站在儿子的角度,试着理解儿子的感受,以此为切入点进入谈话。不管对方是谁,我们都要关注说话者情绪背后的想法,时刻注意聆听对方言语间传递的信息,以此正确的原则,一步步修炼自己,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把这种思维模式固化 。

    这个思维模式叫知彼解己 。这是实现双赢的第一步-首先知道且了解别人的需求;然后,才有第二步,被别人理解。 当理解别人的思路和顾虑的前提下,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才能被信任,只有我们了解对方的需求,才能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而且把事实和感知都详尽有序的表达出来,因此,这个习惯不仅仅能帮我们有效的沟通还能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

    最后,再再重申一遍,下次同别人交流的时候,试着抛开自己的经验,摒弃我们原来习惯的回应方式,尽力站在对方的角度,试着真正了解对方。不要急功近利,即使短时期没有反馈也绝不放弃。

    在问题出现之前,在评估和判断之前,在你表达个人观点之前,先理解别人,这是有效的人际交往中最有用的习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彼解己-共情能力的培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zg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