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有幸听了语文湿地第二季第四期由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黄友芹和张绪凤带给大家的学术分享会。两位老师都是都是名师专家,对我的思想和教学指导有特别大的帮助,所以我想记下来,表示我对她们的感谢!
若爱,深深爱!
黄友芹老师的报告是《追求语文美育》。她从自己的两次专业成长说起,讲到了读书、解读文本、冲破思维路径,形成了“追求语文美育”的教学思想。她在报告中主要以单篇教材为例,向我们讲述了解读文本时,要从读者角度素读文本,发掘教材的原生价值;从编制角度分析课文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挖掘其教学价值;从教者角度审视教材的独特性,发掘教学的内容价值;最后从学生视角解读教材,与学生共情,体现教材的使用价值。在报告中,我感受到了黄友芹老师是一个博学智慧,对语文深沉热爱的有情怀的老师。她的教学设计精巧,打通了生活。比如《答谢中书书》这个设计,引导学生对“这封回信为何如此百搭”进行探究,让孩子感受陶弘景的思想和境界;《周亚夫军细柳》中这出“好戏”好在哪里?《梦回繁华》中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清楚地介绍一个事物;《女娲补天》中借助旁批的三个拐棍,指导学生去解读女娲的人性、神性、母性。虽然我也曾看到过肖培东老师指导如何解读文本,我记得当时有九个问题,一下子是记不起来的,但是黄友芹老师从四个角度来指导我们解读文本,这样的框架更清晰一些,让人更容易入手。
若写,常常写
张绪凤老师分享的是《钟情学术表达》,主要从学术表达方面向我们讲述了她的成功经验,她坚持写,坚持写课评,补充了自己的不足,评出了深度,写出了高度,成长了自己,丰盈的学生,短短几年,成为一棵大树。在讲座中,我首次知道了写课评,也细致的了解到了学术论文的规范及正确的表达方式。张老师特别贴心,指导我们进行学术表达的时候呢,先理论再举例,然后通过自己的论文再去实操印证,真可谓手把手的教我们写作。在张老师的分享中,我明白了,要聚焦写,聚焦研究,要多读书,使得文章有思想,有依据,有理念,而不是一味的描述,要让文章具有学术表达的深度和高度。我也知道了灵魂三问:为什么?怎么做?何结果?简洁又深刻的告诉我们了一节课该如何去设计,论文该如何写。
两位老师都提到了与学生“同频共振”,是我今晚听到的又一个新名词,可见,两人都以学生为核心,关注到了我们教学的焦点,我想起了樊登读书会讲的《亚马逊编年史》中的研究客户思维。确实,以学生成长为核心,以教材解读为抓手,以巧妙的教学设计为支架,以读书扩充为依据,让教学理论有效果,有价值,有深度。
若爱,深深爱;若写,常常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