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

作者: 二郎神殿 | 来源:发表于2019-12-01 17:00 被阅读0次

高二2班 黄惠霞 38号

近日,在北京天坛公园的公厕里出现了6台“人脸识别厕纸机”,如厕者必须在机器面前“刷脸”才能取出60厘米至70厘米的厕纸,而且同一人必须间隔9分钟才能再次取纸。如此“黑科技”用在了如厕这件小事上,真令人啼笑皆非,但不这样又能怎样?本来天坛公园所有公厕免费厕纸,但总被人整卷顺走,有人甚至一天来几次,厕纸虽然不值钱,但架不住有些人持之以恒地拿,公园管理方也是百般无奈才搬出了“黑科技”。据报道,由于操作不熟练,平均每位游客用时约半分钟,相比普通的抽纸设备,时间拉长。

“黑科技”的使用,是为了避免厕纸再被顺走的现象发生。而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公德缺失的问题。取走整卷厕纸的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他们眼里,公厕是公家的,公厕的厕纸是公共的。“既然是公家的东西,我为什么不能拿?”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从西洋社会的角度来说,他们这是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中国传统对于这种关系的划分与西洋不同,其本质是群己和人我界限划分的问题。

人们把群己和人我的界限分得太清楚,又太模糊。说它清楚,是因为人们懂得以“己”为中心,什么是在自己范围内的,归自己管的,认识得很清楚。家里的厕所不会出现如上的情况,就是因为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家里的厕所是私有的,自己不管了就没有人会去管。但公家的公厕不是私有的,管理公家的东西就是在白白地帮别人做事,自己反而“吃亏”。如此一来,公德心自然就被自私心驱走了。那么又说它太模糊,是否矛盾了呢?我认为“公私分明”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看清社会的格局。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是种差序的推浪形式。一个人若是不能克己,则以他为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事情就会全乱了套。第一个人将公厕的厕纸整卷顺走,就会剥夺下一个人使用厕纸的权利,同时也会让别人“有样学样”,起了带走厕纸的私心。这样的行为没有被制止,又会激起侥幸心理,如此一来,破坏社会公德的事情只会层出不穷。

为了解决问题,公园管理员搬出了“黑科技”。据报道可知,游客使用“黑科技”的时间相较普通的抽纸设备要长。也就是说,这种治理的方式并不完全有效,只是从遏制现象发生的角度解决问题。“人脸识别厕纸机”减少了人们取纸的用量和次数。但人们对于公和私的刻板印象还是没有改变。“公”仍是“公”,“私”也还是“私”。说到底,使用“黑科技”还只是个指标不治本的方法。

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根治连锁反应带来的问题呢?我的答案是:克己。克己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克己就是修身。《大学》中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爱者,先修其身......”想要以德服天下人的人,首先要修其身,修身然后齐家,齐家然后治国。充分强调了克己修身的重要性。回到事件本身,如果仅是第一个人将厕纸整卷顺走,事情不至于发展到公园管理方动用“黑科技”的地步。面对这样的情况,人们应该做的就是克己。克己表现在遵守社会秩序,展现社会公德,以有秩序有道德的方式使用厕纸,不故意浪费,不破坏设备,不偷偷顺走等等。如果人人都能做好本分,并坚持地做好,就能利用差序的推浪形式,使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受到积极影响,由一及百。这样一来就能逐渐形成井然有序的道德社会。孟子所说的“善推而已矣”也是如此。那么“黑科技”也不必使用啦。

由此可见,在差序格局里,想要长久地建立道德社会,关键还是克己。

相关文章

  • 诫夫书

    夫君子之行,克己修身,克己养德。非克己无以明志,非克己无以致远。夫克己须自律也,求进须克己也。非克己无以治学,非治...

  • 成圣之路(1043)克己不是压抑自己,是修炼散乱之心&心灵修养的

    为(W:为了,成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克己不是压抑自己,克己的实质不是源于外在的压迫,而是源自...

  • 克己

    漫漫人生路,怎么过才算是有意义? 树上说当人春风得意,春风无限的时候绝不会想到这个问题,我或许过的就不好,而且又有...

  • 克己

    人身上有两种东西是无限的——渴望和自制力。 我所说的渴望,其实就是某种程度上的追求。人如果没有渴望的话,...

  • 克己

    克己?是的我是这么认为我的! 我认为克己的人都是纠结的,挣扎的,又在坚持变化中纠结,寻求变化而渴望改变又害怕改变,...

  • 克己

    克制自己,消除心魔,人总以固定模式去应对一系列事物,以习惯省去思维享受一部分便捷,对于变化无常的万物,这是一种对于...

  • 克己

    和 大多亲密关系 略显出苍白无力又而单薄 零星的无可救药 2017.12.13

  • 克己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 老夫子太厉害了,用一套那时候尚不完全具备的理论,忽...

  • 克己

    凡人皆有切身之病,刚恶揉恶,各有所偏。溺焉既深,动辄所见。须自己体察所溺之病,终身在此处克治。

  • 克己

    一切万恶皆有源头,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免不了吃、喝、嫖、赌。有些人样样具备,但大部分人是具备其中一项。人生,大概就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克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az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