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季度冲刺比我想的来得要早,尽管去年也是10月底刚入职就接到了制作冲刺周报的任务,但是今年还不到10月底,办公室就挂起了冲刺三角旗和海报,开始营造冲刺气氛了。今年冲刺周报的内容也比去年多了一块——一线冲刺英雄。这一次我采取了一种与去年不同的方式。去年刚来,人生地不熟,就按照冯女士的建议,整理了一张类似于调查问卷的表格发给被选中的项目的项目经理,让他们来填写并拍一些项目组的照片给我。前期筛选和沟通的工作全部由冯女士来完成,我只需要给各项目经理发邮件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定期催他们交“作业”就好了。这种形式对我来说工作量其实并不大,在拿到稿子之后我只需要从语法的角度进行修改就可以。我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收租子的人,定期催债。在自己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项目组交稿的速度远没有我想的那么顺利,当我第三次甚至第四次不管是发微信还是打电话去催促项目经理交东西的事情时,这件事已经彻头彻尾地成为了他们的一个负担,因为在四季度冲刺的当口,很多项目组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地忙着上线,本身的事情已经很多了,我的那张表格相当于又给他们增添了一项工作任务,而且很多人都会花时间很认真地去填写,这就更导致上交的进度一再地被推迟,然后我就需要一遍遍地去催。
今年我采取的方式是和项目经理约聊,不管是去到项目上还是电话、微信语音沟通,秉承的原则就是自己承担更多的工作量,将项目经理的工作量降到最低。这种做法一来是为了提高效率,二来是增加别人对这件事的接受度和好感度,三来是可以节约项目经理的时间。选用这种做法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不再发怵去和不认识、不熟悉的人沟通,我更放得开了,而且聊天是一种可以及时反馈的方式,很多不懂的问题当时就能得到相应的解答,并且还能引出一些新的可以被当做素材的内容。我不能永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面等着收作业,我要深入到一线,去切身体会各个项目组的难处和不易,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有温度,尽管只是内部宣传。
说干就干,在拿到项目组候选名单之后,我就火速开始和各部门的领导商量,确定了10个将被重点宣传的项目,然后马上就开始和几个项目经理约时间面聊或者电话交流。一周下来,已经聊完了5个,进展出乎我意料地顺利。一线冲刺英雄采用的是同样的方式,被采访者口述,我来速记,然后写好初稿后再与各位当事人做确认。效率比去年高很多,我自己也觉得工作开展起来更顺心,还可以去客户那边转转,把自己从办公室解放出来。
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我知道了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故事,这些故事中大部分让人听来都是心酸和无奈的。比如赶工关键节点时加班到没有节假日、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生活除了工作之外再没有一丝缝隙能容纳别的东西。如果说之前看到很多宣传文稿里出现这样的字眼、微信群里看到这样的照片对我来说已经麻木了的话,那么这一次次的倾听,再次让我的内心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以致于我不得不放缓了采访的频率,用时间来消解堵在心里的负面情绪。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某天结束采访待到下班后,我和苏博文见了一面,地点约在了苏博文租住的小区附近。那天我们俩聊了很多公司的八卦,关于穆思凡的、老板的、冯女士的、他的、我的……几乎把公司里我们共同认识的人全部都聊了一遍,垃圾倾倒得太过猛烈竟然让我感到有些疲惫。我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完全听得懂我所言之意、和我没什么利益冲突且年龄相当、愿意听我吐槽的人,于是我便将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部倾吐了出来。
在苏博文见完面的那个周末我又和母上大人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从谣言事件开始聊起,中间又回顾了入职DPH以来犯过的大小错误,勾连了各种不同的人的不同说法,将很多看似没什么关联的事情都联系在一起了,弄明白了很多事情背后的真相。这次深入交流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我终于动了要和领导提升职加薪的念头。尽管之前苏博文跟我说过多次,但我始终觉得时机不合适、自己还不够优秀,没有也不敢开口和冯女士说。这一次我决定在来年元旦之后和冯女士正式谈一下,尽管我认为涨薪的可能性很小,毕竟老板并不喜欢我,但我还是要说,起码我要做这个尝试。能争取到最好,不能反正再待一年就撒由那拉了,也没什么损失。关键是得让领导知道我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薪资水平了,我也不是什么无欲无求的佛系少年,要生存的啊。当这种念头产生之后,心无杂念地干活和学东西就变得不可能了,当然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出什么差错也成了每天上班的必修课。如果真的不能实现愿望,我可能也会再继续干下去,但是一旦有特别合适的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离开。思考这个问题也让我心情变得沉重,因为我不知道当自己对DPH的印象分开始一点点减少且物质条件已经不能再满足我的需求时,我应该以多大的热情面对这份工作,可能之前也没有投入百分百的热情,但以后会不会投入得更少。
这种状态反映到工作当中就是我的文章被冯女士批评说“没有用心写”,尽管每次被这样说我都特别不服气,但必须承认的是这件事让我在回家的路上一直想了很久,到最后我认同了苏博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拿一天钱就得干一天的活。起码的职业操守始终是要有的,哪怕这个公司或者公司的领导、同事让你遭受了许多的委屈和不公,只要你还在是这个组合的一员,你就应该尽到相应的责任。我想起自己从EA走的时候财务跟我说,因为我们是上发薪,所以我应该上到月底再走。当时我还觉得她一毛不拔、斤斤计较,但如今想来按常理来讲她做得没错,如果我不想待到月底,我应该把多出来的钱退还回去。将这个道理再延展一下,就是抱怨归抱怨、不满归不满,该干的活一点都不能怠慢。
从这个月开始,人力行政部门的两位姐姐被安排到了集团办公(DPH集团总部处于K市西边靠近山区的地方),一时间人力办公室显得冷清了不少,如果不是还有两位港澳小鲜肉的在场,办公室真的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于是乎我就光明正大、明目张胆地搬了进去(我之前一直是在开放区域办公)。旁人办公地点的变动一度让我产生了担忧,担心自己会在离开DPH之前也被安排到集团办公。尽管直线距离缩短了,但上班真的不方便,我也不想为此换租。有同事问我:如果换了办公地点,会考虑换工作吗?我的回答是:如果是现在的话,我应该会再撑几个月,毕竟我还不想换工作;如果是明年这个时候,那就得骑驴找马了,找到了合适的果断辞职。其实去年年底的时候就有过要换办公地点的传闻,据说当时都让老总们去看了场地选了自己的独立办公室了,结果因为房租还没到期且违约金太高就放弃了,之后老板就将所有的研发人员从各个项目上集中到了集团。我甚至还虚构了一下,如果冯女士征求我的意见,我也会果断拒绝。到集团办公去哪儿都感觉非常不方便。
秋高气爽这个月底和同学去了趟香山,遥想六年前大一的时候舍友们曾经一起去过一次,但我并没参加,如今算是弥补了当年的一种遗憾。也许有些在当时看来算是遗憾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也就释怀了。
香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