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 为啥山上的道士更厉害?
16岁的李小白是青莲乡的大红人,却在一次受挫后机缘巧合爱上了大匡山。这里的日子清净质朴,他频频上山,和道观里的道士们相交甚好。
(咦?李小白怎么舍得放弃城中的喜乐生活,来道观返璞归真?关注微信:斯言堂→SYT180808)
道观本是修身养性之地,每天的日子极其规律:早睡早起,读书习武,除草担水、洒扫殿堂、守殿上香、敲罄摇卦……
这一日,李小白和药师相邀一起对弈,二人斗智斗勇,攻防有序。一局终了,分出胜负,两个人都深感棋逢对手、相见恨晚。
窗外小雨淅沥,修竹萧萧。李小白不禁提起心中早就存有的一个疑问: “药师,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想请教您。我在城里的时候,乡亲们说起道士,提到的都是捉鬼画符、炼丹占卜。来到山里后,我发现观里的高人精通的远不只这些小伎俩。为何山下和山上的道士,水平相差如此之多呢?”
药师微微一笑,娓娓道来。
一 道教的起源
中国的神仙方术在民间由来已久,战国后期的奇书《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妖魔鬼怪,全国各地也都有巫术盛行。但因为没有足够的思想内涵,一直都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经》为道教的形成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
道教学说分为黄老学和老庄学,黄老学历史最悠久。
“黄”指黄帝,主要是古代“神仙家”和“阴阳家”的思想;
“老”指老子,代表道家的思想。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天下大乱,水旱灾害不断,土地荒芜,饥民遍野,人们急于寻找精神的依托和组织的力量,再加上佛教刺激,便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道教。
张道陵在蜀中青城山创立了“五斗米”教,张角在中原创立了“太平道”,标志着道教在体系上兴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朝代更替不断,对道教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东晋时期的葛洪,他把道教改造成了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工具,无形中提高了道教的地位。另一个是南朝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他吸收了佛教教义,创立了比较完整的神仙体系,此时“五斗米道”改名为“天师道”。
唐朝,道教在官方兴盛,“天师道”改名为“正一道”,圣地在青城山。
(后:宋朝,王重阳在钟南山创立了全真教,全真教对门徒的戒律要求相对严格。全真教徒不能娶妻,而正一教徒却可以,所以正一教徒多为兼职道士,而全真教徒却是职业的道士。)
二 道士修炼的层次
较低的层次是“术”,就是捉鬼祭神,画符炼丹,风水选择,看相占卜等。道教起源于民间,讲求实用——为老百姓服务。道教最初兴起,是为了破除巫术中的迷信成分,而在此过程中,自身也受到了巫术的影响。
较高的层次是“道”,作为宗教,安身指精神能够羽化,形体能够成仙。但道教之人成仙很困难,没有一定的机缘巧合和天时地利,一般很难成仙,于是道士总会选择灵山大川作为自己修炼之地,吸收日月精华,天地灵气。
2 寺庙的钟声
这月初一,李小白被娘亲从香甜的梦境中唤醒,清晨凉爽的空气使他的精神为之一振,他揉揉眼睛,翻身下床,问道:“娘,这么早,有何事啊?”
母亲温柔地笑,伸手掐了一把他的脸,说:“你忘啦?今天是初一,礼佛的日子!”李小白摸摸脸,对,今天他们一家人要去附近的寺庙礼佛,可不能迟到!
待他收拾清爽,一出门便看到妹妹李月圆早已坐上了马车,朝他做了个鬼脸。李客掀开帘子,笑道:“快上车吧,晚了寺庙就拥挤了,还是尽早去得好。”
到了庙中,母亲见铜钟附近尚且无人,连忙推推李小白和李月圆,“快去撞钟,记得撞三下呀!”
李月圆眨眨眼,“娘,这是什么道理?”
李小白敲敲她的小脑袋瓜儿,说:“哈哈,老哥又要给你讲课了。”
一 为何敲钟?
佛门佛事中,钟用来祈寿、感化、超度众生。
游人香客到寺院撞钟三下,分别代表福、禄、寿。
福指福喜临门,禄指高官厚禄,寿指延年益寿。
凡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大都要撞钟三下,以祈身体健康、福禄呈祥、烦恼消除、善根增长。
二 寺庙的撞钟规律
共撞击108次: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紧敲18次,慢敲18次,不紧不慢再敲18次,如此反复两次,共108次。
其含义是应全年12个月、24节气、72气候(5天为一候),合为108次,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祈福国泰民安,人间幸福。佛教也有称击钟108次可消除108种烦恼与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