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睡过头,收拾好出门已经下午一点半。
暴晒的大晴天,街上无人,万里无云。翡翠般树叶在风中摇曳。树荫底下很多细细的光圈,走进阴影瞬间凉爽。这个城市总与我想象有很大出入。也许它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出乎意料。
不过,今天它告诉我的信息最明白无误了: 夏天真来了。
更让我感到夏天真正来临的是朋友发的探秘什刹海隐秘角落的照片,西城区图书馆新街口分馆。
看到西城区图书馆我的心就动了一下,在北京去的最多的就是这个图书馆了,因为近因为自由,不用存包,可以带自己喜欢的书进去看一下午,一楼还有自习室。真是再美好不过的所在。
这个分馆也挺有特色,应该是新的。古典的四合院,红色大廊柱,灰色波浪青瓦,国槐散发着夏日早上特有的柔和光芒,枝条扶苏而柔和,轻轻覆盖在高大房屋边沿,像是在向房梁致意低语。灰白的鸽子咕咕叫着在高高的紫藤花架上,仔细看鸽子的脖子还是光亮的紫色。被阳光照耀的那只鸽子紫色更突出,像是一枚紫色勋章,那鸽子高昂着头,十分志得意满。再看,中间鸽子细细抓住木架的爪子居然是粉红的。之前自己总以为它的脚是灰色或者黑色的。三只鸽子,被阳光照耀的鸽子仿佛聚光灯下的宠儿,睥睨斜视;中间的鸽子正对镜头仿佛在询问拍摄者,剩下最左边的鸽子最淡定,目光如炬直视前方,对周围发生了什么好像不太关心。
突然就有那么一点想念北京了,之前我以为自己已经把这思念隐藏得很好了,不会轻易拿出来浏览。但这照片带来了熟悉亲切和身临其境之感,立刻就把我带回了熟悉的北京的夏天,毕竟十年了,也算第二故乡了吧。
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的是三年前几乎整个春夏在西城区图书馆度过的日子。那是老大幼儿园毕业前夕的日子,是我独立带娃的日子,是辛苦孕育老二的日子,也是每天送娃进园几乎在那个图书馆待半天的日子。也是经常坐111路去北海公园的日子。
我在一年四季中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夜晚白天都曾细细在北海公园徜徉过,不曾错过每朵花的盛开,每阵雨的狂欢,每场雪的静谧。那里的每个地方都有我熟悉的风景和气息,每棵树每阵风都有我独家的回忆,一砖一瓦都镌刻了只有我可以解码的信息。这是我最隐秘的港湾。在隔了一条海峡,隔了几千公里,我终于开始在时光中打捞你仔细看你,也看那时候的我自己。
那时也是经常去地安门西大街意式西餐厅吃披萨的日子,是在那个意式餐厅经常上楼撸猫看月亮的日子,也是经常去吃秋栗香、肯德基、宫保鸡丁,有时跑到灯市口四季民福烤鸭店吃炸酱面的日子。
是经常去逛各种胡同的日子。还是经常去逛中国书店的日子,是在天气晴好月圆之夜特意去故宫角楼拍护城河月亮的日子,也是经常夜登景山公园俯瞰整个皇城内外的日子,日照白塔,鼓楼夕景。夜色中璀璨的酒樽已经在建,西三环的老电视塔已经黯然失色。巨大的城市,万家灯火,只看的到城市鳞次栉比的建筑,灯红酒绿,看不到人。
人要在地铁才能看到。那段时间也是经常挤地铁的日子,因为瘦肚子还不太显,经常快到站才有座。有时也会被细心的人让座,孩子经常是上车就被让座的。尽管大城市打拼那么辛苦,人们依旧把最真诚留给了纯真的孩子。
那也是孩子跟着我吃了不少餐厅和外卖,我们一起到家就在楼下超市买菜做饭,他陪我吃了很多我做的难吃的饭菜的日子。
那也是每天晚上他对着keep做运动到11点早上6点就起床的日子,还是我每周六上午带他坐地铁打车辗转去学琴的日子,也是周日早上去踢足球放松的日子。
那时日子过得满满当当,我开始习惯一个人睡的日子,从小到大过的多数都是集体生活,毕业后也是跟朋友合租,那段时间是我独立自己生活的日子。算起来就是小麦成熟前的这段日子,难熬,主要是每天睡前自己会有点害怕,但是熬着熬着也能很快入睡的日子。
每天6点起床有点困,但是可能因为荷尔蒙的关系,也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开心,很是为自己的独立自豪。尽管也许那时也是不无怨言的,虽然现在回忆起来满是高兴和满足。时间过滤掉了一切不快,只留下美好。
那时还是我经常带娃去吃私厨打牙祭的日子,慢慢的厨房,承载了我们很多美好。如今想起来不胜唏嘘。那些曾经在私厨、在户外认识的朋友如今已经散落天涯,有的人离开了这个世界,有的人离开了我的生活,有新的朋友加入,也有的人不辞而别,有的人一直都在,比如发照片的这个朋友。
也许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时光,时光的美好也在于它的无法挽留,不可复制,唯有当下尽情尽兴地活着。至少这样会减少一点回忆时的遗憾。
不管在哪里,愿我们都活得尽情尽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