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就在于让儿童学会做人。在于培养人、塑造人、提升人,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增长,人格得到完善。育人先育德,育德先从好习惯做起,这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关键。为了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改变当前学生养成教育的缺失,东明县第一实验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在“好习惯影响一生”的育人思路的引导下。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等入手,开展一系列“好习惯”教育活动。
一、加强文化建设,渲染好习惯氛围。
首先,在教学楼上、学校电子屏幕、班级文化墙、校服、展示栏、班级名片等处,都可见“好习惯影响一生”的影子。渲染了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起到了熏陶作用。其次,邀请有关领导、家长参加课题启动仪式,营造“好习惯”氛围。启动仪式的开展使我校的课题研究从校内到校外呈辐射状态。第三。召开家长会。给家长介绍我校的“好习惯”的实施情况,让家长对课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家长对孩子的习惯培养引起重视并积极配合。形成家校共育的育人联盟。第四。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形式彰显榜样的力量;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展示栏对好习惯及其表现优秀的学生大力宣传表彰,形成好习惯育人氛围。
二、立足课堂渗透,让能动学习成为习惯。
在大力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索中,我们致力于国家课程的实施与校本课程研发的整合,即如何与生活整合如何与“好习惯”融合。让“好习惯”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助力孩子养成能动学习的“好习惯”。
1、纳入课程计划。“好习惯”教育是以实验课题“校本课程《好习惯影响一生》的开发和利用”为主线。构建以主题知识课、专题活动课、四季活动课为主的“1+1+1”课程模式。由教务处牵头纳入课程表,每周一课时。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打破说教式的读读背背式教育方式,教育教学渗透到生活化、情境化、实践化、体验化的场景中,让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并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主题知识课:每周一下午第三节上校本课程《好习惯影响一生》,间周一节课。课堂教学以活动为主,打破说教式的课堂教学,体现教学的生活化、情景化、儿童化。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专题活动课。是主题知识课的拓展应用,与主题知识课间周进行,针对主题知识课设计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活动,活动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可以在校内,也可在校外,时间、地点根据活动的要求教师自行安排,根据专题活动内容,采用班级、级部、学校三级活动式逐级开展。目的是让孩子的好习惯回归到生活中去,让孩子在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让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充实、更丰富。比如:在上第一课《祖国在我心中》时,会让学生收集一些爱国小故事,在班内举行讲故事比赛,学校举行《我爱中华》演讲比赛。
四季活动课。是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的再拓展、再运用。四季活动课就是根据一年四季不同的节日,根据孩子年龄特点,给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节气性的节日活动,比如:春节开展一些待客礼仪的实践活动;三月“雷锋月”开展学雷锋的活动;清明节带领学生去扫墓;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等都开展相应的敬老孝亲主题活动。母亲节,我们给低年级孩子设计“给妈妈洗脚”,“给妈妈捶背”等;中年级设计“帮妈妈洗一次衣服”,“给妈妈画一幅画”等;高年级“给妈妈写一封信”,“帮妈妈做一次饭”等活动,全校一个活动主题,内容各班自选,一个活动下来,孩子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了解了母爱的伟大,充分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遵老爱老的好习惯。
2、学科渗透。 我们立足课堂,让学科课堂与“好习惯”有效融合。在“好习惯”与数学的融合中,立足于“生活中一切积极的数学元素都是课程”理念,从生活提出问题,通过课堂的探究完成知识建构,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产生新的问题,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循环往复。构建了以单元为主题,生活渗透——生活课堂——生活拓展的学习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由教化学、由生化师、由静化动、由被动接受化主动建构的学习习惯的转变。不但主动学,还要掌握科学的需学习方法,养成科学的能动学习习惯。
生活渗透。让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积累和丰富对单元数学知识的认知和体验。例如:数豆子:加强对数的认识,布置孩子数一万颗豆子,让孩子自己选择生活材料制作计数器,在交流学习成果时候,孩子数豆子的方法各种各样,一颗一颗数,十颗十颗数,一杯一杯数,一尺一尺数等等。通过孩子自主的活动,对孩子进行了有关数的训练:数的意义,数的组成,数的运算,相邻数,拐弯数,计数单位等。
生活课堂。研究1亿有多大:借助1亿张纸感觉一亿有多大,培养数感。认识分米和毫米:先研究直尺,在直尺上找到1毫米,1厘米,1分米,直观研究进率,然后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建立一个生活标准:食指的宽度1厘米,身份证的厚度1毫米,一拃的长度1分米,等等,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生活拓展。学习认识克与千克时,让学生去超市买菜购物。估算一个土豆、一个南瓜、一捆青菜的重量。个别老师开展了数学日记,数学绘本的研究。
这里分享一个实例:礼拜天买了一兜桔子,和儿子边吃边聊,儿子吃到第二个时候便不吃了,只是把桔子剥开,分成一瓣一瓣的放在桌子上,我很纳闷,“你在干啥呢”?我不解的问,儿子也不回答我,等他摆放好以后,然后问我,“这个桔子,有十瓣,你准备吃他的几分之几”?当时,我非常惊奇,惊奇的不是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多么好,惊奇的而是老师已经把生活数学学习的理念根植于课堂,已经影响到孩子。孩子已经具有主动把课堂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意识,已经养成这种主动思考和能动学习的习惯。
三、确立四条路径,好习惯不休息。
为了让“好习惯”深入开展,我们确立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条实施的路径,明确各个路径的任务目标,让参与的人有章可循,有路可行,有事可做。
学校层面主要承担:组建研究队伍;文化引领;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制定“好习惯”标准等工作。
教师层面主要承担:编写教材;课题实施;评价激励;及时反馈等工作。
家长层面主要承担:做好离校后的指导评价;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等工作。为了让家长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家长提出来八条建议——营造环境;耐心指导;及时称赞;良好示范;坚决态度;默契合作;不懈坚持;家校沟通。并通过家长会、一封信、微信群等告诉家长。
学生层面的任务:第一,遵循“好习惯”标准,做最好的自己。积极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层面的德育实践活动。养成好习惯,用实际言行影响周围的人,带动周围的人。用自己的行动展示我校“好习惯”的名片。第二,挑战“二十一”天行动。我们鼓励孩子自觉加入挑战“二十一天好习惯”活动。例如有的班开展了“二十一天读书好习惯”的行动,要求学生每天读书30分钟,形式可以多样,可以自读,可以亲子读书,也可以和同学共读一本书,随时记笔记。家长督促,班级经常开展读书会,评选读书之星,时常激励和评价。第三,养成好习惯,志愿者在行动。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课间都有“文明小卫士”执勤,每个班都有“环保志愿者”维护环境。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做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例如:小记者采访贫困家庭,在学校发动帮扶、捐款活动;举办了报纸义卖、玩具义卖、图书义卖等活动;随时捡起一片废纸,帮叔叔阿姨指指路,帮邻家老人干点活儿等,成为学校“微公益”。
我们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教育网络,好习惯教育与学科课程不同的是,没有节假日,没有礼拜天,没有上学放学之分,没有课上课下之分,是一种全时段、全覆盖、无缝隙式的教育课程。
四、实施捆绑评价,好习惯互促互助。
1、评价重过程,重自身发展,重激励,重“模糊”。评价要体现对孩子表现过程的评价,注重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实行模糊评价,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只关注是不是完成,不给予分值的评价;激励推进,对孩子的评价以表扬激励为主,多树立正面典型。多做正面典型的宣传表彰,实现榜样引领。
2、改变评价主体。改变以往周围一圈人围着孩子评头论足的评价方式。让孩子自己评价自己,评价家长,让家长替孩子争星;实行小组捆绑评价,让小组成员的评价成绩成为小组评价成绩的基础,让小组成绩影响个人评价中成绩的捆绑评价方式,小到两人为一个评价单位,大到四人小组、班级、年级等为单位的评价体系,让组织中有我,我影响组织。四一班的王欣可家长跟老师交流说:“吕强(王欣可小组组长)每天都给我打电话,督促孩子读书练字,叮嘱我监督王欣可不能长时间看电视,不能玩手机,在家主动做家务,礼貌待人,比我都上心,这段时间我跟孩子一样也爱上了阅读”。学校每个月都评选出班级、年级、学校的“好习惯之星”。每学期末评选出“感动实小之星”、“实小好少年”、“实小好榜样”等,并隆重表彰,让孩子们感知榜样的力量,人人争做好少年,人人拥有好习惯。
五、注重实践体验,好习惯回归生活。
与东明县邮政局、集邮公司,联合成立少年庄子邮局,模拟邮政局工作,让孩子开展职业体验活动。一是学校报纸、信件、快递的收发都归庄子邮局的“员工”负责。二是招募邮递员,体验邮递员的职业辛苦,帮校内学生送写给父母、亲人的信件,这一点只限东明城区内。三是开展集邮活动,通过小小邮票,让孩子了解世界,增长见识。开展一日当家活动,让孩子做饭买菜,洗衣服打扫卫生,做家务等体验做父母的辛苦。参与其他这也体验,环卫工人、交警等。
此研究2018年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同年被评为山东省小学优秀课程。虽然取得一点成绩,但是工作中也有不足,比如:对“好习惯”的研究还不深入,缺少对点的深挖,学科之间界限尚未完全打通,对学科渗透的研究还不够等等。
经过两年的教育实践,我们的孩子主动问好的多了,右行礼让的多了,主动思考创新的多了,学校徜徉在“好习惯”的氛围里,孩子在“好习惯”的引导下,正在健康、科学、稳步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