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会发现他变得越来越有趣,会根大人学一些调皮的话,但事实上孩子不仅仅学会了这些,他会学习一切,因为事实上他就像镜子一样,因为他就是在跟你学习。
发现孩子不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诉求,直到变成一头发怒的小狮子在吼叫。我才意识到,他正在变成我。
以前遇到这种问题,惹我发火,发怒我最后我的解释都是:哇,这个人实在太过分了,怎么可以这样?!实在受不了...当然通常这种情况只发生在家里,确切的说是我最亲近的人身边,觉得他们有时候无法理喻到极点!
最后,多半伴随着争吵,然后冷战其实这样很伤害情感,让人觉得冰冷而陌生,甚至撕裂家庭。
结婚以后因为各种不合,新婚夫妻需要磨合,也看了许多心里书籍,慢慢学习的改善,家庭关系已经融洽许多。
其实,对我来说,最紧张的关系就是和妈妈的关系,老公对我还是很包容的,不是原则问题,他一般很考虑我的感受,矛盾其实并不多。
但是,当我意识到我的孩子越来越像我,那他有一天会不会跟我一样觉得根妈妈相处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
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我希望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如何才能做好,通过不断改善自己也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情绪习惯。
然后,我就遇到了周老师的课,“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教养”
那我们先来看看情绪的管理机制
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有情绪的时候,很好的控制自己呢?
首先呢,这是因为情绪的生理机制。
人类情绪主要并不在高层次的大脑皮质区运作,而是在边缘系统这些比较低层次、比较原始的脑区运作。
而当情绪主要是在原始脑区运作的时候,造成的一种结果就是,我们人类的情绪运作可能比动物好不到哪里去。也就是说,如果在大脑皮质区运作,一个外界的讯息进来,经过处理,我们其实是可以经过学习,然后很好地做出回应。可是如果情绪在这种比较低等脑区运作,它就会以一种近似于本能或反射的方式在做回应。
那什么是反射?
就是完全由不得你控制的本能反应。也就是你不用想就直接回应,即使想了也由不得你不回应!
所以,当情绪是以一种接近于反射,或是本能的方式在做回应的时候,我们在情绪处理上,就出现一个很大的难题,叫做“情绪一来,就淹没了理智”。
因为你来不及思考再反应,你也很难由意识去掌控它。于是,发生的状况就是,你明明知道我不该生气,可是你就生气了;你明明在知识上知道我应该要怎样回应,你就是做不到。
其次,除了生理机制的设计以外,另外还因为在我们的生活里面,事实上是缺少应有的情绪教育的。
那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缺失的,甚至就是完全错误的示范,所以我所学会的也就是情绪尽本能的回应。
比如当你受了委屈,父母丝毫不问缘由,只怪你和同学起争执,即使委屈难过的要哭,他们却告诉你“不要哭”;
做的好也不会得到表扬,也是一堆挖苦讽刺,甚至会说:你瞎蒙的吧,或者说你不会是抄袭的吧?!
小时候记得不小心摔倒,打破了碗,却被大骂一顿,说:你怎么这么不当心?这些生活经验都在慢慢构建你的情绪人格。尤其是你童年生活经历,以后的人生多半都是在重复7岁以前的经验。
同时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童年经历构建了情绪人格。
心理学或科学家,很喜欢把人类的情感模式比喻成浮在海面上的冰山。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自己意识可以察觉的部分,只是海面上那个冰山的一角;在那个冰山下面还有一大块,就是我们本能运作或内建情绪人格的部分,这是我们自己可能也没有察觉或无法察觉的更大一块。
最重要的冰山下的构建,那就是本能运作。
因为教养是个长期的人格内建的历程,而情绪管理只是后来知识上可以去学的,很有限的那部分。
如果在孩子的情绪教导上,我们只做冰山上面情绪管理的那一块,却不去管冰山下情绪人格的那一块,你会发现情绪的教导效果非常有限。
因为通常你学会的东西,你会觉得完全不适用啊,明明觉得应该那样做,可事实是你却生气的要死,而且当情绪来的时候,完全把学习的EQ知识丢到一边去
比如我在学习的前期,花大钱去上个什么EQ课程,上的过程我会觉得太有道理了,我应该怎么怎么改善自己。然后在回家的路上,我就告诉自己说,好,等一下看到老公,我要温柔,我要面带微笑,我要怎样怎样怎样……
结果呢,回到家一打开门,看到老公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我就一把火上来,结果什么EQ课堂全都丢到海里去了,对不对?
因为如果知识的学习跟你原本的内建人格不一致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学习其实很有限,效果也不好。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的情绪人格原本就被建立得非常的健康、非常的正面,那本能就本能,反射就反射,谁怕谁对不对?不管你什么情况下来,我回应都很好啊、很正面啊!
可是如果孩子原本的情绪人格就很负面,有很多的伤害和破损,那你说我通过一些知识的学习要来改善、来管理,其实就非常的困难。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他健康的情绪人格,学会表达自己,让他拥有幸福的能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