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11-23

2019-11-23

作者: 程依秋 | 来源:发表于2019-11-23 16:21 被阅读0次

    学习笔记:

    1,

    公元前124年武帝设立太学,规定了一定数额的儒家学子在太学学习一年以后进行考试。

    毕业的儒弟子可被委以中下级政府职务。

    文官考试制度,儒弟子第一次有了一个系统的渠道能够进入官场。

    两个关键点:

    一个是做官的配额人数。(编制)

    一个是选拔出来的官员品级。(组织部)

    2,

    武帝对儒家的偏爱初衷在于儒家的理论方便统一全天下思想。

    他虽然将儒家推到了国教的地位,但实际上他自己用的是王霸之术:

    外儒内法。

    武帝言不由衷当校长多年,留学生定额仅仅配了50人,进入官场也仅是小品级官员。

    武帝的大体意思是:

    意思意思就得。

    夸夸你长得漂亮,没打算跟你真过。

    3,

    但武帝没有想到的是:儒家自己的裂变速度。

    无论是太学中的留学生编制还是品级,儒家都实现了野蛮生长。

    昭帝时,编制变成了100名。

    宣帝时,编制变成了200名。

    元帝时,编制暴涨到了1000名。

    成帝时,编制继续暴涨到了3000名。

    数量上不仅完成了突破,在舆论上更是占领了上层建筑。

    汉元帝当太子时甚至因为劝他爹多用儒生的治国思路而差点被老爹宣帝拿下。

    4,

    当年从民间见识过苦难,从霍光手中熬下来的宣帝刘病己对自己钟爱儒家的儿子说: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宣帝教育完孩子长叹:

    乱我家者,太子也!

    5,

    宣帝这段话,应该印在每个国家的时政教科书上。

    这段话从最本质中说明了:

    丰满理想与骨感现实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的规则。

    6,

    公务员体系成熟的国家,往往会有一整套非常成熟的基层到高层的历练晋升之路。

    从基层干起来,去基层处理过实际问题,

    知道上访群众的苦难,

    更知道无理取闹的悲哀,

    同样了解如何把苦难下情上达,

    把无理取闹低成本平息。

    他一定是给领导起草过上下沟通的文件,

    明白什么样的文件能够在五分钟内打动上级领导支持你部门的工作,

    明白什么样的指导型政策能够快速明确的传导到基层单位。

    他一定在做好上述工作后被伯乐们看重培养,

    在一层层的历练后,

    到一个高难度的部门去独挡一面,

    或去经营数十亿级别的国企,

    或去捋顺上千万城市的民生,

    在千条万绪中做好每一次选择的取舍。

    他一定是在服务千万人或执掌几十亿规模经济体后仍然能游刃有余,

    让上述的体量螺旋式上升幸福感增强,

    才会继续往前走。

    直到最终,

    他到达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位置,

    他会设身处地的用一生的经验体会到,

    自己的每一个决策会产生怎样的蝴蝶效应。

    他修炼了一辈子,

    不过修的是那句:

    霸王道杂之。

    几分霸道?

    几分王道?

    多大力道?

    怎样的力道与配比会产生怎样的动荡?

    你该如何善后如何去平息?

    这其中的细微体会,非国器不能为之。

    上述人生路走完的人,

    他会明白这个世界极善和极恶的人是极少数,

    绝大多数人都是裹挟在中间每一分钟都在摇摆的普罗大众。

    7,

    自己要用更好的制度设定,

    去把往恶摇摆的人民越来越多的争取到善的一面。

    自己要用更好的精神文明建设,

    去让善的一面自我正循环去不断的产生民族向心力。

    没有制度,国家会最终被魑魅魍魉攻陷。

    没有精神,国家会最终成为制度的一片焦土。

    8,

    上述人生路走完的人,

    会相信人世间善的力量,

    但不会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上述人生路走完的人,

    会相信好的制度会打造出一个和谐的世界,

    但不会相信制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走完上述人生路的刘病己,

    在两千多年前就点出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在政体发展上的金句名言:

    霸王道杂之。

    不仅仅要霸王道杂之,制度的演化还有它渐进的内在规律。

    从苦难中长大的宣帝是西汉的最后一位明君,他很明白在武帝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一通大搞之后,法家的内核驱动一定不能变。

    每一代皇帝的政策方针必须要在已有的制度上进行渐进的演化。

    大破大立的转舵肯定完蛋。

    制度这东西,想要美好发展必须要渐进推动。

    很多关键核心是没法一蹴而就的跨过去的。

    9,

    制度本身是没啥了不起的,

    美国宪法好多国家几乎全抄过去,

    但该穷穷,该打打,仍然全都在挣扎。

    值钱的是在这片土地上形成制度的时间积淀与处理问题的智慧。

    它代表着太多的理念和共识。

    几千万人都认为这是对的,是合理的,是祖祖辈辈处理问题的共识,这东西你就没法改。

    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并非说的这书本身的那堆法条就足够用了,

    而是说这部书蕴含的智慧共识与理念能够一通百通的处理天下政务。

    10,

    一百年不动摇。其实是借一百年表达一种伟大思路。

    是代表着一种对社会,对国家,对历史,千帆阅尽后的大智慧。

    武帝那种大破大立,史上没有亡国的仅此一例,再无分号。

    想全盘推翻,回到理想中的模型是办不到的。

    但,

    宣帝是最后一个明白人。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还是太嫩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11-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mh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