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参加了一个全市教研活动,感触颇深。活动在十六中举行,由十六中和实验中学两位年轻教师,各讲了一节英语阅读示范课。
英语公开课,基本是两大类,听说课和阅读课。
听说课很好上,因为是新授课,学生只需要掌握本课新引入字词,然后进行听力输入,对话输出,流程丰富,课堂热闹。
阅读课难上,一是需要前一部分课时的积累,二是阅读有很长时间需要学生静默寻找题目答案,回答也多是个体回答,加上阅读有难度一部分基础弱的学生就很难呢参与进来,结果就是课堂气氛会略沉闷。
这次两位老师讲的,就是有难度的阅读课,是很区分教师教学基本功,应变能力的。
十六中的男老师,是主场教学,一起配合的是自己学校学生,并且这节课是提前彩排过的,因为最后一个采访环节,安排的痕迹很明显。当然,公开课本身就是一种探讨,展示出这节课的最佳上发,做最好的准备也是对所有听课老师的尊重。
老师很年轻,不到三十岁,还很罕见的是位男老师,但是,整堂课听下来,就是很尴尬。因为老师问的许多问题,学生听不懂,但是学生很乖的一律整齐回答:yes。
是学生基础特别差么?也不是,至少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时候,可以听到语音语调非常标准,句子也说的很流利。
那原因是什么?一是这位老师的问法有问题,没有循循善诱,没有用学生能听懂的句式。二是这位老师平时上课全英文很少,至少是没有常常进行这种尝试。
第二位授课的实验中学女老师,为了公平起见就直接用了这节课的学生,继续后一课时的教学。这位老师也是全英文教学,但是课堂气氛真的好很多,为什么,因为她的教学有很多英语的师生问答,问法学生能听懂,学生边回答边累计起成就感。当学生觉得自己很棒,就自发的更愿意主动回应老师,课堂就融洽生动。
两节课听完,我很感慨。同样45分钟,你能给孩子什么样的体验?每节45分钟,汇成一年,乃至三年,孩子的差异难免。
作为一名老师,这种深思更催我奋进。教师是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但是我们在忙碌的同事,更应该时刻注意自我提升。在每天埋首于改不完的作业,辅导不完的后进生的间隙,老师们更应该抬起头,不要迷失了方向,比起陪伴左右,我们要做的,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欢迎关注微信:花漫开。一个在嘈杂生活中有所坚持的女子,这里有书评影评,有学习笔记,有微小观点。人生是有趣的旅途,我兴致勃勃在学习,在经历, 在记录。欢迎关注,结伴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