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秋风落叶又逢《春》

秋风落叶又逢《春》

作者: 海底浪花 | 来源:发表于2019-09-15 14:47 被阅读0次

                  作者:海底浪花

        窗外,西风萧瑟,秋雨如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流火的夏不知何时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秋却偷偷地爬上了树梢。

        我捧着刚领的语文课本,望着窗外,静静地听雨。沙沙,沙沙,秋好像在低低地啜泣,我大抵是不喜欢这绵长的雨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啊!

        打开课本,第一课竟然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脑海里不由得蹦出那些鲜活的启人深思的句子来: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先生感叹时光匆匆,逝者如斯夫。

      是啊,人生悲秋,谁又能阻止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自然轮回!

      与其感伤落叶的孤苦伶仃,彷徨秋雨的绵长无期,不妨在浓浓的秋意里捧一手书香,沉浸于先生流动的文字里坐一会,躺一会,想一会,梦一会,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春的世界。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读者,读者,春天仿佛一位冰清玉洁的少女,莲步轻移, 袅袅婷婷,携一缕清风向我姗姗走来。 

        窗外是秋,心里却念着春。

        猛然间,我顿悟了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心里有春,与自然万物,四季更替又有什么关系呢?触景生情,感物伤怀,是人之常情。如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里便常存一抹绿,每一天便是春暖花开。

      再一想,金灿灿的秋难道不是为了酝酿一个绿油油的春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叶落归根,温暖的团圆,难道不是为了茆足了劲,积蓄力量再出发?

        春耕秋收,硕果累累,农人欢喜,菊桂飘香,难道不是另一番秋的灿烂?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读到这里,我忽然感慨:对于莘莘学子们来说,这金风送爽,天高云淡的九月,何尝不是人生的又一次开始呢?

      朱自清叹时光匆匆,我想:学子们只要怀揣梦想,莫负韶华,即便秋风落叶,心里也会种下一个桃红柳绿的春天!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不是吗?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就是我们老师心里的春天啊!一生与春为伴,我们便会永远年轻,这便是我们写不完的幸福!

        读着,读着,我笑了,教室里的孩子们也笑了,笑得那么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

        王宝利,笔名海底浪花,中国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陈仓区作协成员,爱好文学,笔耕不辍,诸多作品散见全国各大杂志及网络平台。

     


     

   

相关文章

  • 秋风落叶又逢《春》

    作者:海底浪花 窗外,西风萧瑟,秋雨如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流火的夏不知何时已消失得无影...

  • 随想——人生(原创作品)

    秋风落叶归根, 人生遇事坦然。 面对接受现实, 心里不在傍徨。 作者笔名——枯木逢春

  • 又逢春

    读经典,写经典。 《立春日感怀》 于谦 明朝 裴洪顺书 行书 年去年来白发新, 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

  • 又逢春

    【源辰】 河山入画更无恙,似有当年同游人。 光阴如水逝如沙,行云散去复又生。 莫留夜泪今朝醒,且看窗外潇潇雨。 又...

  • 又逢春

    一群山岚一片云 水若明镜难分别 寒霜雪黛恍隔日 却是一年又逢春

  • 《今又逢春》

    ——拜读廷录弟诗《逢春时节》,忆夕感今,步韵奉和: 柳杨轻扬桃花面, 挣脱寒冬苦苦恋。 铺就梨花五采图, 窗含万象...

  • 枯木又逢春

    刨出地面的老树根 很多年前 被扔进麦场的角落里 日渐腐朽 惟有那些攀上额头的 野草枝蔓 像是遥远的回忆 一年 醒来一次

  • 枯木又逢春

    在百度搜的画,临摹的。 春天来了, 觉得挺应景!

  • 枯木又逢春

    一个追求者的故事 有个男生,毕业后在上海公司上班几年,每月出差杭州,只有10天在上海。他对心爱...

  • 枯树又逢春

    春天赶着盎然的生机,装点了绿叶,壮大了树干。树上只闻清脆的鸟声,不见活泼可爱的小鸟;树下百草丰茂,争鲜斗艳,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风落叶又逢《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rsyctx.html